【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
寿险行业整体实力逐渐增强,但部分保险公司的保费规模有所下降。据了解,
中国人寿保费同比下降,下面是详细情况。
中国人寿保费下滑市场份额大降7%
公开数据显示,中国人寿保费增速仅在今年1月份短暂实现开门红后,就一路下滑。其今年第2~6月的保费增幅分别是39%、18%、9%、7.5%、-2.8%。
截至7月,这个下滑势头仍没有止住。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中国人寿的保费为2134亿元,同比增幅继续下降为4.35%,当月保费165亿元,环比降幅高达45%。
随着保费增速的下滑,中国人寿的市场份额也在缩水。保监会数据显示,2013年前6个月,中国人寿总保费占比32%,平安寿险保费占比14%,太保寿险保费占比9%,新华保费占比8%,人保寿险占比6%;作为寿险老大,中国人寿彼时占据寿险市场的三分之一天下。但是到了2014年,中国人寿保费占比开始迅速下滑,到今年6月末,中国人寿保费为1969亿元,总保费占比降至25.7%,比去年同期大降7个百分点。而此时,中国人寿的竞争对手们都在奋力追赶,新华保险、中国太保以及人保寿险的市场份额都有了较大的进步。
除了市场份额缩水,公司的退保率也在上升,从去年上半年的2.05%上升到了3.34%,上升了1.29个百分点。
尽管形势如此严峻,但林岱仁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却称,这并不是公司的困境,公司保费下滑都在预期之内。林岱仁称,公司的市场份额仍然在20%以上,领先对手10个百分点。早在去年11月,中国人寿媒体开放日上,公司就提到今年保费可能面临负增长,原因在于公司要进行结构调整,调整方向为减少价值低的银保业务,目前,此类银保业务已经下降了100多亿元。对于退保率上升,林岱仁称,在公司预期范围内,只要不超过5%,就符合监管范围。
在林岱仁看来,这次结构调整取得了成效,结构明显优化。首年期交保费较2013年同期增长14.3%,首年期交保费占首年保费比重由2013年同期的30.28%提升至36.1%;10年期以及以上首年期交保费较2013年同期增长28.9%,10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保费占首年期交保费比重由2013年同期的41.79%提升至47.1%。
不过,从中国人寿董事长杨明生最近提到国寿时不再提“三分天下取其一”的说法,改为坚持“价值优先、规模适度、优化结构、注重创费”的经营思路来看,这或许也就是已经变相承认市场份额在下降,不再以规模论,而以内涵价值为追求方向。
中国人寿高层大换血效果存疑
中国人寿现面临的不仅仅是业务下滑问题,其公司掌舵人万峰也辞职了。
8月7日,中国人寿公告称,万峰离职公司非执行董事、副董事长。此前3月份,中国人寿就曾经公告万峰由国寿总裁、董事改任为执行董事、副董事长。而他的下一站则是新华保险。8月27日,新华保险正式公告称,万峰担任公司总裁(首席运营官),同时担任公司运营与信息管理委员会主任。
公开资料显示,万峰自 2007年中国人寿上市后,一直担任公司总裁、党委书记。其执掌中国人寿7年间,历经三任董事长,分别为杨超、袁力以及现任的杨明生。
相关资料还显示,万峰一贯提倡保险向保障回归,非常看重期缴保费业务,对于万能险、投连险等理财
险种并不看重。
此次万峰离职,引发了市场对于中国人寿未来走向的猜测。目前,在混业经营时代,很多保险公司力推理财型保险,国寿始终远离这种发展方式。由此而带来的最直接问题就是,公司要面临追求规模还是追求效益的抉择。在万峰离任后,公司进行了大规模的人事调整。8月28日,国寿一连任命了4位公司副总裁,分别是许恒平、徐海峰、利明光以及杨征,坊间一直流传的消息终于成真。董事长杨明生在回答笔者提问时表示,此次人事调整没有特别的意思,只是几个岗位刚好空缺,就补任了4个副总裁。
具体来看,许恒平长期任客服首席运营官,徐海峰则在寿险营销和管理方面身经百战,曾在山东、北京、河北等地独当一面,已成为国寿的一面旗帜;利明光长期从事产品开发,任总精算师兼精算部总经理;杨征则具有财务工作经验。有媒体称,从上述任命的高管履历来看,国寿将在传统的个人营销、银保、产品开发、客户服务以及产寿险交叉经营等多方面发展。
从公司的中期业绩发布会上,中国人寿新任总裁林岱仁表示会继续进行结构调整,但是新届领导班子上任后,能否践行此前转型的政策,还有待观察。
慧择提示:通过以上描述,我们可以得知,中国人寿保费同比下滑2.8%,市场份额也大降7%。此外,中国人寿高层大换血效果受到社会的疑问,转型能否进行下去等问题引起市场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