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税延养老保险如何拿捏平衡

更新时间:2014-09-10 08:41

  【摘要】近期,社会各界对国务院发布的新“国十条”非常关注,其中的税延型养老保险更是大家关注的重点。据报道,我国将会实施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那么实施税延养老保险如何拿捏平衡呢?

  税延养老保险对个人有什么好处呢?
  有人以上海报给财政部的方案为例做了测算。免税限额为每月1000元,其中700元用于个人养老保险免税,300元用于企业年金免税。假设月收入1万元,扣除五险一金以及个税起征点3500元后,应纳税额应参照20%的税率计算,再减去速算扣除数555元,需要缴税400元左右。如果可以税前列支700元作为保费,月收入1万元的应纳税额为3900元,按照10%的税率计算,再减去速算扣除数105元,应缴税300元左右。也就是说,如果购买了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每月可以节税近百元,一年则可以节税千元以上。
  但同样购买1000元的商业保险,收入越高,可省的税额越高。对于月收入在6000元以下的人群,节税额度不过20多元。面对当前的生活压力,员工很难为了几十元的节税额而放弃千元的当期收入的支配权。因此,税延养老保险被指吸引力不大,只能说聊胜于无。
  但是商业保险机构却对税延养老保险很热心。他们是这样算账的:如果按照现有2400万纳税人、每月缴费上限为1000元计算,潜在市场规模的极限为2880亿元。即便以中性市场(50%的客户购买,人均保费500元/月)计算,当前的整体市场空间约为720亿元。也就是说,“税延养老”一旦在全国实施,每年带来的保费收入最高可达近3000亿元。
  对于保险公司而言,这是一笔长期的优质资金。所以商业保险机构把税延养老保险视为“重大利好”。
  但这种利好仅仅是理论推算的结果,类似于“一个10万人的小镇,每100人中只要有一人来小店吃饭,每天顾客可达千人”的演绎。居民是否热衷税延养老保险,需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税延养老保险对居民吸引力不大的原因,除了对居民的优惠幅度有限,还有一个综合成本的问题。即,居民为了享受未来几十元的养老税收补贴,需要提前向保险机构缴纳保费,从而丧失自己保费的增值机会,是否合算?中国商业养老保险不发达的根本原因,还是保险的未来收益是否能够抵御甚至超过通货膨胀损失的问题。

  税延养老保险对财政有什么影响呢?
  从长远看,通过延迟纳税的激励政策,可以鼓励社会公众多积累养老金,这样不仅有利于促进保障体系的建设,而且可以大大减轻财政负担。但为达此目标,政府需要损失眼下的个税税收——如果对居民商业养老保险补贴轻微,起不到预期的鼓励作用;补贴太大,当下财政又受不了。所以,“鱼”和“饵”如何拿捏平衡,考验决策者的智慧。
  制定税延养老保险政策时,不仅要征求商业保险机构意见,还要广泛征求公众意见。如果老百姓算来算去不合适,就不会买账,政策将成为一厢情愿的摆设。

  慧择提示:综上所述可知,税延型养老保险,是指投保人在税前列支保费,等到将来领取保险金时再缴纳个人所得税。这样可略微降低个人的税务负担,属于补充保险的一部分,同时它的实施将会给保险公司带来一笔长期的优质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