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触发式基金到点清盘 短暂的创新多为噱头

更新时间:2017-08-27 00:22
  【摘要】随着人们投资理财意识的增强,基金成为广大投资者的关注对象之一。而基金在历经多年的发展后,不断开创新的模式。因此触发式基金于去年面世。然而,据近日消息,首支触发式基金或落幕。下面小编就为您讲述具体情况。

  触发式自动清盘基金达到设定条件即主动清盘。国内首支触发式自动清盘基金融通通泽设置了自动清盘点:当其累计净值连续3个工作日高于1.10元或者封闭期超过一年时,将主动清盘。可见,有两种方式可促使触发式基金清盘:一是收益达到预期;二是一年封闭期届满。

  媒体人昨日登录融通基金公司官网查看到,除融通通祥的目标收益为10%外,其余两款目标触发式基金目标收益均为8%。遗憾的是,三只触发式基金均未达目标收益。数据显示,7月25日,三只一年目标触发式基金单位净值分别为0.8750、0.9970、1.0460,累计收益分别为-12.5%、-0.3%、4.6%。

  为什么要实行到点清盘的模式?推出之初,基金公司无不怀抱着美好的初衷,并给投资者美好的预期—“为了防止纸上富贵,帮助投资者落袋为安,防止浮盈不及时兑现反而形成损失”。

  触发式基金推出之初,正是市场对迷你基金声讨较多的时机。由于多只迷你基金僵而不死,触发式基金主动清盘的模式获得了市场的一片赞誉。但现实很残酷:近日来,融通通源还略有收益,但融通通泽、融通通祥至今亏损,尤其是融通通泽,累计收益为-12.5%,距9月1日到期日仅一个月,实现8%提前触发收益的可能性已微乎其微,又即将到达1年期封闭“大限”。一旦到期触发,而单位净值又低于面值,则清盘将造成持有人实际亏损。

  知名基金业人士王群航在微博上如是评论首只触发式基金融通通泽:一个很结实的教训:投资基金,不要被一些噱头所迷惑。

  短暂的创新
  往往,一个创新事物在推出之时,业内往往叫好声一片。但创新似乎永远是短暂的。捧杀之后,棒杀来袭。2006年底,华安带领资金扬帆海外,可惜的是,携国内首支QDII基金头衔的华安国际配置折戟海外。
  作为2012年的创新产品,短期理财基金弥补央行叫停银行30天内短期理财产品后的“真空”,占据了当年新发基金的半壁江山,而其超强的“吸金”能力更让股票型基金望而兴叹。一时间,多家基金公司蜂拥而上,力推理财基金。
  收益与货基无异,但资金流动性反不及货基,理财基金迅速沦为鸡肋产品。
  2013年大热的互联网金融 ,宝宝类产品迅速成基金公司抢占市场份额的利器。银行也上赶着推自己的宝宝。可混战开打还没多久,今年行情来了个大转弯,宝宝类收益下滑成定局。

  慧择提示:综上所述,近日,融通基金发布公告称,将召开持有人大会,审议基金展期及转型等事宜。这或许意味着身披国内首支触发式自动清盘基金光环的融通通泽基金黯然落幕。不管怎样,投资者不要看噱头买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