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资本市场疲软 银行对重启打新产品兴趣不大

更新时间:2014-07-09 09:32
  【摘要】近期以来,打新热潮不断,有很多机构借此频频推出各种各样的理财产品,然而,备受关注的银行却对重启打新产品兴趣不大。最初,银行的打新理财产品是在股市兴起的,那么现在为何对重启打新产品兴趣不大?

  2007年,银行打新理财进入到疯狂时期,10%至20%的年化收益率基本上是各家理财产品的平均水平。但是随着A股市场从牛市进入漫漫熊市,银行打新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一路下滑。2009年那轮IPO重启后,此类理财产品就已开始退潮。2012年,某股份制银行打新理财产品成立三个月净值增量为0.0014,意味着投资10000元的账面收益为14元。而该款产品每年的各项管理费为1.87%,据此计算,收益甚至难以覆盖费用。

  去年6月末,银行遭遇“钱荒”疯狂发行高收益理财产品,部分产品收益高达7%。今年央行两度降准后,为市场注入千亿元资金。同样的揽储时点,没有了压力的各大银行相对“气定神闲”,所发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并未走高。目前,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普遍在5.5%左右,6%的产品数量有限,7%的产品更是难得一见,这让不少曾尝到甜头的投资者备感失望。对于投资者热衷于踩时点购买理财产品的现象,业内人士表示,其实投资者在理财的过程中不用刻意追求时点。如果资金暂时闲置,而且遇到收益不错的产品,不妨购买中长期理财产品锁定收益。

  目前,在银行销售的非结构性产品中,预期收益率超过6%的十分稀缺,而且门槛较高:或者要求购买资金达到300万元以上,或者设计产品时限在一年以上,而且此类产品基本全部由中小型城商行发行。以往央行对于各家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往往采取年度总额控制,因此各银行大多是“年初松、时点紧”,但去年下半年以来,央行对于银行的信贷控制采取按月审批额度的方式,于是银行对贷款的额度审批变成了每个月进行调节和控制,年中时点的贷款端压力自然有所减轻。

  面对互联网宝宝的冲击,去年开始,11家银行陆续推出了自己的宝类产品。与互联网宝宝的高调作风相比,银行系宝类显得十分低调。截至6月30日,银行版宝类产品的平均年化收益率达到5.8384%,而互联网宝类产品平均日年化收益率为4.7128%。

  据金融界金融产品研究中心统计,本周银行理财产品预期周均收益率与上周持平。7天、3个月和6个月以上期限理财产品的周均收益率有所降低。此外,其它各期限理财产品的周均收益率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从收益率分布来看,各期限预期收益率最高产品属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短期限预期收益率最高的产品均被平安银行的产品占据。其中平安银行的一款人民币理财产品以6.17%的预期收益率夺得了1个月期限第一的位置,招商银行的一款6个月保本固定收益产品以11%的预期收益率居同期限产品首位。

  慧择提示:据有关人士表示,此前银行打新理财产品最盛时期是在股市的火热期,而目前的资本市场表现疲软,这可能是多数银行对重启打新产品兴趣不大的主要原因。在此,提醒一下广大投资者们在投资时,要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投资,切勿盲目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