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众所周知,6月份
银行面临考核大考,按理说银行为加大储蓄力度,会在此期间推出各种高收益理财产品,那么银行理财品的发售量会上涨,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6月份银行理财整体发售数量呈现下滑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在6月份发售的各种期限产品中,只有6个月到1年期的理财产品发售量较5月份多出35款,表明银行仍有长期锁定客户资金意愿;从预期收益率来看,6个月以下期限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均环比上升,而6个月以上期限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环比下滑。
华夏银行北京分行理财分析师孙超向《每日经济新闻》新闻媒体者表示,由于央行两次定向降准,银行间资金面持续宽松,理财产品发行数量有所减少。随着存贷比口径调整及大额可转让存单即将推出,预计银行发行时点型理财产品的特征将逐渐淡化。
6月份理财产品发售量下滑
银率网数据显示,今年6月份,
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环比下滑293款。除6个月~1年期的理财产品外,其他期限理财产品的发售都环比下滑。
其中,1个月以下理财产品发售110款,环比减少31款;1~3个月理财产品发售1719款,环比减少105款;3~6个月理财产品发售1267款,环比减少123款;1年以上理财产品发售310款,环比减少69款,6个月~1年期理财产品发售750款,环比增加了35款。
孙超认为,由于央行两次定向降准,加上银行间资金面持续宽松,是理财产品发行数量有所减少的主要原因。
银行理财分析师姜龙君则向《每日经济新闻》新闻媒体者表示,银行发行理财产品多少代表一个银行管理水平高低,不是发行的产品数量降低就说明6月份银行发行理财产品意愿不强,产品数量减少不代表规模小,有些银行可能将类似的产品合并,有些银行则会通过发行一些专属差异化产品来吸引客户。
在平均预期收益率上,6月份中短期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均较5月份有小幅提升,而6个月以上期限的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却较5月份出现下滑。
其中,1个月以下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为4.29%,环比提高0.15个百分点;而1~3个月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为5.07%,环比提高0.03个百分点;3~6个月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为5.31%,环比提高0.03个百分点;6个月~1年期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为5.5%,环比降低0.02个百分点;1年以上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为5.79%,环比降低0.02个百分点。
孙超认为,虽然央行两次定向降准,但政策影响不能立刻奏效,短期内无法立即缓解银行资金面紧张的情况,因此期限6个月以下的
短期理财产品收益率有所提升。
时点型理财产品发行特征或淡化
近日,银监会正式发布《关于调整商业银行存贷比计算口径的通知》,自7月1日起,银监会将调整存贷比计算口径。其中,计算存贷比分子(贷款)时扣除六项,计算存贷比分母(存款)时增加两项,并在计算存贷比分母(存款)时,增加了银行对企业或个人发行的大额可转让存单。
那么,流动性较好的大额可转让存单会否使得时点型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有所减少呢?
孙超对《每日经济新闻》新闻媒体者表示,随着存贷比口径调整及大额可转让存单即将推出,银行发行时点型理财产品的特点将逐渐淡化。
“预计净值管理型及银行保本型理财产品发行量将有所增加,未来银行理财产品会越来越像基金,根据净值获得收益。同时,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客户风险承受能力都较低,随着银行理财产品刚性兑付被打破,低风险承受能力的客户也会谨慎选择,推动银行发行更多保本型理财产品。”孙超表示。
银率网分析师认为,此次存贷比计算口径调整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银行季末年末的揽储压力,但银行75%的存贷比监管 “红线”并未取消,银行依然存在时间节点的存贷款考核要求,因为短期内银行在季末、年末的时间节点拉存款揽储的现象不会完全消失,这也意味着,未来银行在季末、年末时点管用的高收益理财产品揽储手段也难以完全消失。
姜龙君表示,对于银行来说,银行理财产品销售肯定要做,因为既可以增加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又可以增加银行投资管理费用。
“由于银行理财产品现在月末发行、月初成立受到严格监管,未来大额可转让存单可能会成为银行时点发行的另一个工具,时点型理财产品也会淡化。而未来的理财产品一定是多样化,净值型理财产品表述更加直观,是
银行理财产品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
慧择提示:据有关人士表示,6月份银行理财产品发售量下滑,时点型理财产品发行特征或淡化,未来银行利用短期高收益理财产品进行揽储的行为将得到明显抑制,“季末效应”对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影响,未来将会有所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