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健康险的瓶颈阶段

更新时间:2009-01-04 16:52

    2006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医疗费用总支出占GDP的比重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城市人均医疗费用支出1262元,在10年间涨幅超过200%。面对日益上涨的医疗支出,在拥有基本医保和合作医疗之外,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投向商业健康险。在医疗费用支出的构成中,纯商业保险的占比由1998年的1.9%上升到2003年的7.7%,可以说商业健康险面临着大好的发展机遇与市场潜力。

  然而,由于健康险高赔付率的特点,保险公司在健康险产品开发上裹足不前,造成了健康险产品的供求结构失衡。业内人士表示,虽然目前市场上健康险产品数百种之多,但主要为重大疾病定额给付保险、住院医疗费用补偿保险和住院津贴保险等几类,而有巨大需求的高额医疗费用保险、护理保险、收入损失保险、综合医疗保险以及专项医疗服务保险等险种,基本上仍是空白。

  在销售渠道上,健康险出于规避给付风险的考虑也“分而治之”。瑞士再保险的调查报告显示,在个险渠道,重疾险的保费贡献81%、医疗费用险13%、医疗津贴险6%;而在团险渠道,医疗费用险占比90%、重疾险7%、医疗津贴险3%。这造成有保险需求的个人客户很难买到合适的实报实销费用型健康险,很多津贴型险种甚至不对个人销售。

  由于目前健康险只注重事后的保险金给付,忽视对客户健康状况的管理和服务,造成多数身体健康的客户续保的意愿降低。虽然很多专业健康险公司提出了“健康管理”的概念,推出诸如免费定期体检、专家预约、健康提示等新型服务,但这样的管理模式还只是留于表面,健康险仍然停留在“重事后、轻事前”的给付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