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农业保险推广需多方努力

更新时间:2017-08-28 04:52
  【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能够带动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但强降雨、干旱等异常天气无不威胁着农业的发展,因此,农业保险应该受到人们的重视。

  5月份近一个月的强降雨让惠州20万亩农作物受淹,数万户农户因灾损失。如何让农民告别“靠天吃饭”的现状,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农业保险借助“杠杆原理”帮助受灾农民转移风险,为其兜底保障,是近年来政府提高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重要举措。今年4月,惠州市新增甜玉米、马铃薯等5项农业保险,市政府要求在今年内三成农作物参保。笔者调查发现,5项新增的农业保险推进2个月以来,并未受到农户的热捧,甚至有些受冷落。截至6月16日,5项保险仅近5000亩农作物投保,其中甜玉米投保面积约为4300亩,仅占全市甜玉米种植总面积的3%。农业保险为农民兜底保障,缘何却受冷落?

  农民参保农业保险意识不足是重要原因
  站在博罗杨村的甜玉米种植基地,对于5月23日大水浸泡玉米地的情形,广博大合作联社理事长黄振明记忆犹新:“5月份的连续强降雨使合作社4000亩甜玉米受灾,因为大部分没有购买保险,损失上百万元。”仲恺区宗记菜场也在5月份的暴雨天气中受灾严重,300多亩甜玉米受灾。不同的是,因为购买了保险,该菜场的300多亩甜玉米将获赔15.7万元。“虽然不能完全拿回投资成本,但至少让损失降低了不少。”菜场负责人杜少波说。一正一反的案例,说明农业保险在灾害天气中提高农民抗灾能力、减少受灾损失的兜底作用。
  “农业保险看起来很好,但推行起来却不那么顺利。”市农业局种子科科长汤久红说。今年4月,惠州市新增玉米、马铃薯、花生、甘蔗和奶牛等5项农业保险,并要求到年底,参保率达到30%以上。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惠州市分公司(以下简称“惠州人保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16日,全市参保的玉米有4300多亩、花生457亩、甘蔗113亩,马铃薯因为是冬季种植,目前尚无农户投保,奶牛也尚无养殖户投保。按照全市甜玉米单造种植面积约15万亩算,即使是投保面积最多的甜玉米,也仅占全市甜玉米种植面积的3%。“大部分农民的参保意识较为薄弱,普遍存在侥幸心理,特别是涉及到需要缴费的项目,大部分农民不愿意参与。”惠州人保公司有关负责人说。对于人保公司有关负责人的观点,汤久红表示认可。他说,惠州市于2010年开始推广政策性水稻种植保险,农户只需自缴3元/亩的保费,一旦受灾,最高可获赔300元/亩。“3元只是2斤稻谷的价钱,而赔率高达100倍。但即使磨破嘴皮,很多农户还是不愿意掏钱投保。”汤久红说,2011年水稻保险参保率仅为12%左右,远低于省里下达的60%的任务。2012年开始,市财政在综合考虑之后,决定通过市财政出资和保险公司让利的方式,代农民缴交自负的20%保费,才实现了水稻种植保险的全覆盖。

  农业保险保障金额不高,对农户吸引力不强
  除了农民参保意识不强、保障金额不高,对农户吸引力不强也是重要原因。此外,不少农户也对农业保险的理赔等细节存在顾虑。“一亩蔬菜的种植成本一般在1000元到2000元之间,但蔬菜种植保险最高只赔付600元,这连种子的成本都不够。”惠阳区蔬菜种植专业户老张认为,蔬菜种植保险投资不少,回报却不高,投保并不划算,不如通过建设蔬菜大棚来提高农作物的抗风险能力。对此,惠州人保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特点是广覆盖、低保障,对种植过程中的物化成本进行基本保障,减少农民的因灾损失,同时帮助其恢复生产。其费率是经过保险行业、农业部门的专家对农业受灾风险等情况进行系统调研、论证,并报国家保监会审批之后确定的。“有些人认为农业保险给保险公司赚了一大笔,其实并不是这样,理论上费率的制定是按照盈亏基本平衡来确定的,不过也有些项目出现明显亏损的现象。”据介绍,2013年全市的水稻种植保险共收取保费2300万元,赔付1800万元,约占保费的78%,超过70%的亏损临界点。此外,去年试点的蔬菜保险,全市收取保费390万元,赔付超过1000万元,在此项目上,保险公司亏损严重。
  “甜玉米农户自缴保费6元/亩,一旦受灾,最高可赔付600元/亩。其实6元就相当于5斤玉米的价格,我们并不是不愿意投资,关键是受灾了能否顺利获赔。”保险赔付的细节也是不少农户关注的重点。仲恺区某村租地种植甜玉米的外地农户说,农业保险理赔必须经过村委会协保员的审核和盖章,担心受灾后难以顺利理赔,“怕他们"吃拿卡要",他还没决定是否为自己的200多亩甜玉米投保。对此,惠州人保公司有关负责人解释,农业保险涉及广大农村地域,协保员是保险公司服务基层的延伸和有力助手。接下来,将加大协保员的管理和培训;农户如果遇到有协保员“吃拿卡要”现象,可向保险公司、当地农业部门和纪检部门举报。

  从重点乡镇突破,让种植大户带头参保农业保险
  惠州市政策性农业保险起始于2007年,先后推出政策性能繁母猪保险、水稻种植保险和蔬菜种植保险3项农业保险,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民在灾害天气时的经济损失,为农户灾后复产提供了资金保障,其中去年共为农户挽回经济损失超4000万元。
  为进一步扩大农业保险的覆盖范围,今年市政府将新增5项政策性农业保险列入政府工作要点和十件民生实事,于4月开始新增玉米、马铃薯、花生、甘蔗和奶牛等5项农业保险,并要求到年底,5项保险参保率均达到30%。“2个月过去了,从目前来看,确实离市政府要求的年度任务有较大差距。”市农业局副局长张金龙表示,要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年度任务,压力不小,但是有信心。从6月初开始,市农业局联合惠州人保公司先后走访了惠城、惠东、博罗、惠阳和仲恺5个县区的多个农业镇,开展农业保险推进督导工作,以重点乡镇、种植大户为切入口重点突破,通过座谈和访谈的形式,结合5月份雨灾中参保农户和未参保农户的正反面案例,进一步宣传和动员农业龙头企业、种植大户等重点对象参保,希望通过他们的示范作用,带动更多的农户参保。

  农业保险推广需多方努力
  实践证明,政策性农业保险在灾害天气中能够较大程度上帮助农民降低受灾损失。不过,推广起来却不顺利:一边是农户对农业保险的冷漠,一边是农业部门对未参保农户因灾受损干着急,形成鲜明对比。
  农业保险要推广需多方努力。首先,政策性农业保险由政府引导,农业部门应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引导保险企业制定科学的保险条例,引导农民正确认识并参与农业保险。其次,保险公司应努力制定出最合理的保险条例。政策性农业保险,以惠农为初衷,在保险产品的制定中,不能以盈利为目的,而应该更多考虑如何惠农、如何让理赔更人性化。第三,农业保险以自愿为原则,少不了农户的主动参与。以甜玉米为例,每亩只需农户自缴6元保费,风调雨顺最好,参保也只相当于减产了5斤玉米,少抽一包烟或少喝一瓶啤酒便足矣;一旦遇到天灾,最高可获赔600元,赔率高达100倍。

  慧择提示:综上所述,农业保险在灾害天气中能够起到提高农民抗灾能力、减少受灾损失的兜底作用,但推行2个月以来并未受到农户的热捧,对此,农业保险推广还需多方进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