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农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改革红利不断释放,农业险深度远低国际水平。近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把13亿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2013年中国农业国内生产总值达到约5.7万亿元;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约6亿吨,实现了粮食产量的十连增;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907元;已经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标准,并在向实现全面小康的更高目标迈进。
但同时也必须认识到,当前中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在农民收入构成中,家庭经营收入和打工收入占比各超过40%,而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合计占比仅为11.8%,这与发达国家平均占比40%~70%的数字相差甚远。
作为现代经济社会中最活跃、最能体现市场机制优势的要素资源配置形式,现代金融未来应该发挥更大的引领带动作用并承担起深化改革的历史责任。而政策性农业保险恰是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和城乡生产要素资源合理交流,建立健全农业产业社会投融资体制机制,推进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
农业险深度远低国际
政策性农业保险是现代农业普惠金融的重要组成内容,是针对农业生产经营的风险转移的制度性安排。其职能包括分散风险、经济补偿、防灾防损、资金融通和促进公平、实现社会整体效益最大化。
普惠性农业保险这一风险转移制度和机制的建立、完善是一个国家运用市场机制进行农业风险管理最重要,最有效率的手段之一。
国内保险业自1982年复业以来,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发展速度,截止2012年底,全国平均保险密度达到1143.8元,保险深度达到2.98%,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相当的差距,其中农业保险领域差距更加突出。
截至2012年底,全国农业保险原保费收入仅为240.6亿元,农业保险密度为17.69元,农业保险深度为0.046%,保险深度与发达国家(如美国、法国)乃至一些农业保险政策比较健全的发展中国家(如印度)2%~5%相比较,差距悬殊。
在上述国家当中,政策性保费补贴往往占到总保费收入的一半以上。目前,世界上大多数高收入国家和中高收入国家的中央政府,往往承担着国家农业风险管理主体的角色,并发挥了关键和核心的作用。
政策性农险是必然选择
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政策引导的角度,普惠性农业保险已经越来越成为农业产业发展的内生变量,从而更直接的影响了农产品的产出和农业经营效益的高低。随着科技进步和资本积累程度的不断提高,大量的社会资本甚至国际资本正在不断加大对农业产业的投资,其中包括对农业保险和再保险资本市场的投资,并建立起具有相当规模的的资金池,作为国际和国内风险资本的组成部分,发挥了间接投资农业产业,转移分担农业生产经营风险,起到了加快促进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发展的推进器和蓄水池的作用。
事实上,农业保险很特殊,是介于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的准公共产品。正是由于农业保险的准公共产品性质决定了农业保险通过纯商业经营方式不可能发展起来。因为一方面农业生产的高损失率必然导致了农业保险的高净保费率,另一方面,农业的低预期收益和农民的较低的支付能力,再加上道德风险、逆选择的发生使纯商业性运作的农业保险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不可能相交。所以必须在国家财政、法律、行政资源的支持下,采取政府科学规划引导,商业保险公司市场化运营,农村金融合作组织、产业、经济组织有效参与的运作模式,服务于政府既定的经济和社会政策。也就是说采取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方式解决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问题。这实际上是一种农村准公共产品采取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相结合的供给模式。
慧择提示:通过以上信息我们可以知道,普惠性农业保险这一风险转移制度和机制的建立、完善是一个国家运用市场机制进行农业风险管理最重要,最有效率的手段之一。
暖宝保3号门急诊
暖宝保3号少儿门诊险,甲流发烧也能保,能报销的比例更高了!
慧择小马老师|1425 浏览
抵税利器中荷岁岁享护理险,买前必知的13个问题!
慧择小马老师|1484 浏览
短短3天,她帮客户要回了漏赔的100万!
慧择小马老师|352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