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医保制度可改善医患关系
更新时间:2014-03-08 11:08
【摘要】近几年医患矛盾升级、医疗纠纷频繁发生,为此全国政协委员、奇正藏药董事长雷菊芳表示,改变医保制度是改善医患关系的前提。
雷菊芳说,广大农村地区村医的医疗现状是,越是偏远欠发达地区,越是缺医少药的地区,村医受专业教育程度越低,且没有像样的医疗设施条件,当地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情况也比较常见,小病拖成大病也是常见病、高发病的原因之一。
雷菊芳表示,基于这种状况,已有一些民间组织和慈善组织投入资金和人力自发地在偏远和民族地区捐建传统医学校,培养乡村医生,捐建比较完备的诊所。但是,这些民间机构捐建的诊所在一些地区(即便在边远地区)不能被列入基层医疗体系,因此不能进入新农合的报销体系,村医也不能享有国家补助和地方补助,使捐建者长期负担村医费用和设施更新费用,影响捐建者继续扩展项目的积极性。另外,捐建诊所的村医即便医术较好、乡民认可,但诊所不能报销药费,无法吸引更多的村民前来就诊,不仅限制了村医的收入,而且也影响了基层医疗机构的公平发展。
为此雷菊芳提出三点建议:第一,由国家卫计委在相关基层医疗机构体系建设中明确将民间组织和慈善基金机构捐建的乡村诊所一并纳入,并给予这些诊所新农合报销的公平待遇,对符合条件的村医也一视同仁,让其享有国家补贴和地区补贴。第二,建立乡村医生准入标准和考核体系。第三,国家卫计委应出台鼓励民间组织和慈善机构到乡村、到民族地区捐建诊所的政策;同时应设立社会捐建基层医疗的表彰专项。
针对当前的医患关系紧张局面,雷菊芳表示,这既有沟通的问题,信任的问题,也有制度的问题。要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就要先改变不合理的医保制度。
雷菊芳补充说,第一点要做的是改变大病重病住院时间限制的规定。现行15天的住院限制并没有减少患者的医保费用,反倒使成本更高了。第二,加大农村重病患者在大医院住院医保报销比例。第三,在大城市加大老年病居家治疗的报销额度。第四,减少冗余环节,加快实现异地医保实时报销。
慧择提示:雷菊芳认为政府应加大对民间组织开办乡村医院的扶持力度,并修改当前的医保制度,为和谐的医患关系作铺垫。只有这样做才可以避免医疗纠纷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