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企业年金出现“疲软”现象

更新时间:2017-08-25 19:30
  【摘要】养老保险顾名思义是当人老了而使用的一种保险,让人们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然而肩负着中国养老的企业年金似乎不太理想。根据公开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无论是企业年金规模的增长还是其投资收益,似乎都很不如人意,明显低于预期。

  市场化企业缺乏积极性
  根据人社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截止到今年二季度,我国的企业年金规模为5366.65亿元,比2012年年底的4821亿元增加了545.65亿元,增幅为11.32%。
  “这与之前大家预期的30%的年增幅有较大差距。”中国年金指数专家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表示。
  多位接受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目前设立企业年金的企业基本是央企。央企的财务实力雄厚,愿意给职工在基本养老保险之外提供补充养老保障。“但是,企 业年金的设立也必须有一定约束。因为中国不少企业的财务状况是在非完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形成的,要防止部分企业利用垄断地位给员工配置相当高额的企业年金 或职业年金。”昨日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表示。
  “到目前为止,有积极性的大型央企中很大部分已经设立了企业年金,因此,如果其他企业缺乏积极性,企业年金的增速必然要放缓。”上述专家表示。
  而不少市场化的企业和个人却缺乏建立企业年金的积极性。在保监会人身险监管部副主任袁序成看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国基本养老保险企业缴费率高达 20%,企业和个人负担的各类用于社会保障的成本已经超过40%,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和个人都没有强烈意愿购买商业养老保险。“虽然说养老应该有三个支 柱,但是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的力量十分薄弱,三个支柱体系处于失衡状态。”袁序成表示。

  低收益率导致失去吸引力
  另一 方面看,长期以来,养老金的投资收益率较低,这也是企业年金吸引力不强的重要原因。一位业界人士直言,如果养老金收益率跑不过CPI,是不可能吸引大家去 投资的。“今年上半年企业年金加权平均收益率为2.31%,在短期理财产品收益率高达5%甚至更高的时代,这样的收益率很难满足人们的投资回报需求。”这 位业内人士表示。
  不过,也有人指出,短期理财的高收益是与高风险相伴的。企业年金是长期养老计划,应追求稳定收益而非短期高收益。因此,也有不少年金投资管理机构正在推广绝对收益理念,摒弃追求排名的相对收益理念。
  多家保险资管负责人表示,在年金投资新政和养老金产品逐渐丰富的情况下,企业年金的收益率有望稳步提升。但对于绝对收益率的底线到底应该设在什么水平,大家却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
  投资要控风险也要收益
  尽管当前企业年金的发展增速有所放缓,但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保险机构的热情却持续高涨。他们认为,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政策导向下,企业年金的发展必将实现更快的发展,真正成为“第二支柱”。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制定实施免税、延期征税等优惠政策,加快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商业保险,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业界人士认为,这一宏观政策将给企业年金和商业保险释放政策红利。
  而在现有条件下,要推动企业年金的发展,业内人士一致认为,税收优惠是最有效的手段。贾康表示,我国完全可以借鉴美国“401K”的经验,结合自身实际 情况来推动企业年金的发展,提高老百姓退休后的收入替代率。袁序成也认为,企业年金配合适度的税收优惠政策,对扩大企业年金规模、加快企业年金的发展将起 到极大的撬动作用。
  当前,保险机构以其强大的竞争力,已经成为企业年金市场主要参与者。据袁序成介绍,截至今年6月底,保险机构受托管 理的年金资产占比已超过70%,管理的投资资产净值占比超过45%,目前在售的年金保险产品超过100个,今年前三季度团体年金保费收入达到了172亿 元。
  “我们现在时刻紧盯着人社部的养老改革方案,并做好准备,一旦改革正式推行,必将有一大批事业单位将给职工设立企业年金或职业年金,我们作为商业保险投资机构,市场机会很大。”一家年金管理规模排名靠前的保险资管公司负责人表示。
  从养老金产品的备案情况看,泰康资产、国寿养老的一系列保险养老金产品获得人社部的备案确认。7月份国寿养老的5个养老金产品获得备案之后,10月份,其国网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型养老金产品也获得备案确认。同时,正在申请备案的其他养老金产品为数不少。

  慧择提示:随着年金市场的做大,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年金的投资管理机构将加强资产配置研究,需通过合理配置一些风险较高的产品,方可取得更好的投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