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北京积极推行医疗保险

更新时间:2017-08-25 12:12
  【摘要】以前很多患者由于没钱看病而选择在家等死,这样的悲剧数不胜数。为了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北京市积极推行医疗保险,争取让每个人都能参加医保,从而享受医保待遇。

  从出台“一老一小”政策到无业居民医疗保险,再到如今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北京在不断地完善着居民医保制度,完成了从制度覆盖向人群覆盖的转变,使人人都能享受到医保带来的保障和实惠。

  没钱买药 串门翻人家药箱
  “人这辈子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家住石景山区的张崇君对婆婆常常念叨的这句话感触很深。“没钱又要常常花钱看病的日子多么痛苦,恐怕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体会得到。”
  张崇君的婆婆早年生活在农村,一直在家当家庭妇女。年轻时她身体好,50斤一袋的大米扛起来就走,谁知人老了各种毛病就找上门来了,因为常年操劳过度,她常犯心绞痛的毛病。可是,由于家里生活困难,她又没有医保,上医院看病成了奢望,犯病的时候只能去药店买点便宜药对付,实在心慌难受时就吃点硝酸甘油,然后躺在床上休息几天。因为没钱到医院进行系统治疗,她的身体越来越虚弱。作为儿媳的张崇君,心急如焚,可又无计可施,心里充满着深深的自责。
  最初,张崇君还打着一份工,在建材市场给私人老板看摊儿卖橱柜,每天起早贪黑地工作,甚至顾不上家。工作很辛苦,但工资很低,还不给上社保。有了孩子以后,家庭的重担让张崇君无法脱身,她就索性辞职在家照看孩子和老人。
  一家四口的生活仅靠张崇君丈夫两千多元的工资来维持,生活拮据,没钱买药。加上张崇君和婆婆、孩子因为没有工作,无法参加北京市的职工医疗保险,看病只能靠自费。家里谁要是生病了就只能先扛着,实在不行就去药店买最便宜的药。张崇君平时去亲戚家串门,有一件事是必做的,就是厚着脸翻翻人家的药箱看看有什么可用的药。
  有一次,张崇君患了重感冒,心想去医院怎么也得花个二三百块,能省点儿是点儿,就胡乱找了点药吃。谁知她吃错了药,夜里烧到40.6℃,整个人都烧迷糊了,最后被送到医院进行了抢救。回忆起当时的情况,她还有些后怕,“所以看到别人看病能报销,一家人真是羡慕得不得了。”

  千元参保 三代人就医无忧
  从2006年开始,北京先后实施了“一老一小”,2008年又实施了城镇无业人员大病医疗保险。多年苦于没有医保的张崇君,将全家省吃俭用挤出来的钱交了医保。婆婆入了城镇无保障老年人医疗保险(即“一老”),每年交300元;她入了无业居民医保,每年交600元;孩子则在学校入了学生儿童的医疗报销(即“一小”),每年只交100元—祖孙三代一共交1000元钱,就都解决了看病的难题。
  虽然最初的医保政策的原则还仅是“保大病”,主要报销住院的部分,但用婆婆的话说,“起码不用提心吊胆地担心生病住院了。”后来,又有好消息传来,他们不光可以报销住院费用,连门诊报销也放开了,而且住院费用报销的额度也在不断增加,家里因看病问题背负的压力又减轻了许多。
  更让张崇君一家高兴的是,2011年北京开始发放社保卡,原先看病时先垫钱再报销的程序也省了。他们家里人手一张社保卡,看病的时候刷一下卡,就能实时结算,不经过漫长的手工报销过程,不占用家中有限的资金。
  “在医院看病当场就给报销,甭提有多方便了!”张崇君开心地说,婆婆今年看门诊已经过了起付线,如今已给报了1200元,“这些钱可能只是别人的一件衣服钱,但对于我们家来讲,就是半个多月的生活费啊,买切面够吃两年的了。”
  张崇君的婆婆今年清明节时还因心脏病首次住了院,花了3万元,出院时医保给报销了两万多。张崇君说,当时她都有点不敢相信,因为这两万元对她家来说,就是一笔巨款。张崇君的婆婆也非常高兴,不用再像过去那样有病硬挺着,“以后心脏再犯病,我就住院看。”
  张崇君记得,婆婆没有医保前,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充满了担忧,还说实在不行了也不给孩子添麻烦,就吃一把安眠药长眠不醒了。虽然是句玩笑话,但却透着无奈与辛酸。如今感受到这些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老人常含着泪对她说:“当了一辈子家庭妇女,从没上过班,没想到人老了老了,每月还能领到养老金,还有医疗保险,看病还能给报销,这样的好日子做梦也没想过。”

  慧择提示:医疗保险是为补偿疾病所带来的医疗费用的一种保险,由社会或企业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或物质帮助的社会保险。北京市扩大医保覆盖面,让每一个患者都能够有钱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