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解决养老问题 首选商业养老保险

更新时间:2017-08-28 15:36
  【摘要】近年来,我国老龄化人口急剧增加,养老问题也逐渐受到关注。随着延迟退休的提出,商业养老保险或将成为解决养老问题的首选方案。

  中国社科院2013年《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显示,2013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2.02亿,平均每7人中就有1位老人。报告预计随着我国第一批执行独生子女政策的父母步入晚年,中国正全面迎来“421”家庭。到2030年,全中国老年人口规模将翻一番,中国正式进入老龄化时代,成为典型的“未富先老”型国家。

  据业内一份调查统计,以目前水平看,一个老年人退休30年,即使每天吃盒饭,至少也需要110万元。而想要比较舒适地养老则至少需要250万元。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这个数字每年还会水涨船高。

  社会保障体系“广覆盖、低保障”,近期人社部又提出“推迟退休年龄,适时提出弹性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的政策建议”,透露出中国社会养老保险沉重的支付压力及未来兑现的风险。据此,保险专家指出,未来退休养老不能单靠政府,及早规划,寻找有效的财富保全及增值方案,对尚未步入老年的人们至关重要。

  “以房养老”初试水遭遇“水土不服”
  “以房养老”是近年热议的养老话题。今年4月,深圳市发布的《深圳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将探索“以房养老”模式,以化解日益逼近的老龄化社会压力。
  据了解,“以房养老”也被称为“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或者“倒按揭”,是指老人将自己的产权房抵押给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定期获得一定数额养老金或接受老年公寓服务。房主去世后,该房产出售用于归还贷款,其升值部分归抵押权人所有。
  但事实上,这种在欧美风行的养老方式并未打动太多国人。上海、南京、长春都曾试推过“以房养老”模式,均因参与者寥寥,无奈搁浅。多数持反对意见者认为,按照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房子作为一种家庭财产是顺理成章要留给下一代的,有子女的家庭通常难以接受这种方式。在深圳某大银行工作的陈小姐认为:“我国的商品房只有70年产权,70年后如何续权是未知数。还有,选择‘以房养老’,万一还没领到10年的钱业主就身故了,那岂不是人房两空。另外,如果让老人选择‘以房养老’,亲朋好友一定会认为子女不孝顺。”
  业内人士指出,“以房养老”的拦路虎还在于市场风险大,若房价上升,对选择“以房养老”的人来说,房子增值的那部分是他们无法享受到的。若房价下跌,则对养老者有利,可以将这部分风险转移给银行或保险机构。也正因如此,金融机构目前对此也犹疑不定。
  采访中多位业内人士指出,“以房养老”不可能成为养老保障的主流方式,其作为社会养老的补充能否广为接受并推广仍然面临许多操作问题。

  商业养老保险锦上添花
  不久前第五届高端财富论坛深圳站的演讲中,着名理财专家刘彦斌指出:未来以房养老、养儿防老可行性都不高,养老靠自己将更靠谱。目前的社会保障不足以保证养老,还需商业保险做补充。
  据保险专家介绍,目前市场上理财产品琳琅满目,由于养老金追求的是本金安全、专款专用,在此基础上能达到合理收益、抵御通胀的功能,商业保险能较大限度地满足这一需求,并兼顾生命保障、重大疾病、意外、财富传承等多种功能,区别于其它理财产品,是养老金规划的较好选择。
  据了解,具有养老功能的保险产品主要有传统型、分红型、投连型和万能型几种。其中,传统型养老保险的预定利率是固定的,但不足也显而易见,它比较难抵御通货膨胀的影响;分红型保险通常有保底的预定利率,每年还有一定红利获得,不过红利具有不确定性;投连型保险以投资为主,兼顾保障,不设保底收益,具有高收益预期,不同账户之间可自行灵活转换,适合可承受较大风险的客户;万能型保险一般有保底收益,同时具有一定收益预期,但因为存取相对比较灵活,对储蓄习惯不太好、自制能力一般的投资人来说,可能最后储存不到所需的养老金。

  慧择提示:不管是以房养老,还是延迟退休,基本上都遭受到了反对。为了保障晚年生活无后顾之忧,消费者应及早购买商业养老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