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保险业进驻自贸区大有利处

更新时间:2013-10-10 15:07
  【摘要】上海自贸区自建成以后,保险业积极参与到自贸区的建设中去,并且积极进驻上海自贸区,或许很多人会疑问,保险业为何要那么积极进驻自贸区,保险业在自贸区建设中有着什么样的作用呢?

  在上海浦东杨高北路一座高达十几米的巨型跨路拱门上,硕大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黄底红字格外醒目。被喻为是推进中国改革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试验田”的上海自贸区于9月29日正式挂牌。

  作为上海自贸区改革中的重要一环,金融行业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相关项目的研究与落实, 其中保险或将成为上海自贸区的重头戏之一。业内普遍认为,“试验田”不仅将带来产业调整,还将用开放形成倒逼机制,用开放促进新一轮改革。对于保险业而言,自贸区国际贸易和货运吞吐量增加将利好相关保险业务的发展。而眼下,我国保险业当如何开拓这一新的市场领域、创新服务模式,在自贸区建设中发挥出真正的“创新动力”?

  自贸区建设利好金融保险业创新疾步先行作为改革试验田,自贸区放开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推行利率市朝、推行投资体制改革、取消贸易限制、提升国际航运服务能级等措施,对金融、贸易、航运物流、地产及零售业、旅游购物等行业都将是重大利好。

  就在国务院公布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后的第二天,中国保监会即批复了保险业支持自贸区建设的相关政策。有保险专家认为,自贸区的关键词是“创新”,而保险监管层之所以大力支持自贸区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看好这块试验区的“创新动力”,希望能够为保险监管和行业发展创新起到相应的示范作用。

  早在今年6月举办的陆家嘴论坛上,中国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就已释放出要在上海“先试先行”诸多政策信号。

  “目前保险业还存在着服务面不宽、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与经济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不相适应,迫切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来激发行业的内在活力,不断地推进保险业持续健康发展。”项俊波特别指出,上海拥有良好的金融基础设施,庞大的金融交易规模,完备的金融市场,高素质的金融人才,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未来保险业将一如既往地全力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鼓励包括产品、服务、投资、机制等更多创新在上海先行先试。

  上海自贸区内相关政策细则中有关保险业的试点内容主要包括:试点设立外资专业健康医疗保险机构;支持开展跨境人民币再保险业务,培育发展再保险市场;鼓励企业充分利用境内境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跨境融资自由化;鼓励金融市场产品创新。

  可见,保监会迅速推出针对自贸区的诸多政策正好暗合了此前陆家嘴论坛上释放出的改革和创新决心。

  财险率先高调进入险资需求不可小觑尽管上海自贸区刚刚挂牌、自贸区关于保险业发展尚无明确的具体执行内容,但丝毫未影响到险企布局的步伐。9月24日,两家总部位于上海的太保和大众保险获批入驻上海自贸区,成为保险业首批进入自贸区的企业。

  据媒体人了解,获批后,两家保险公司将在上海自贸区内经营财产险业务,包括航运保险、离岸保险、责任保险、健康医疗保险等。这些险种都将是未来自贸区建设中所重点发展的保险项目。尤其是随着自贸区国际贸易和货运吞吐量的大幅增加,将直接利好这些险种保费收入的放量增长。

  自国务院公布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后,离岸保险、航运保险、责任保险、保险资金运用等10多个保险项目就被保险业频频提及。

  上海某家保险公司负责人对媒体人表示:“机构设在自贸区内,将可以与当地有更多的合作,能够在自贸区内建一个桥头堡,借助地缘优势,寻找更多的创新和发展。”
  事实上,除了太保、大众成为最先获准进驻之外,人保、平安等多家财险公司亦不甘落后,紧跟步伐。早在自贸区建设初揭面纱时,中国平安掌门人马明哲即要求旗下子公司分别从保险、银行、投资的角度研究深度参与自贸区建设的机会。

  此外,占据国内财险业最大市场份额的人保财险也正筹备成立研究小组。人保财险上海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旦自贸区相关细则明朗,我们就会推进具体项目的开展,将涉及短期出口信用险、船舶险、货运险、工程险、高端医疗险等业务。”

  相对于财险业务“高调”进入,由于业务性质的不同,寿险公司参与自贸区商机争夺战的动力并不明显。“短期内自贸区对寿险不会有太大需求。”上海一位保险公司高管说,预计短期内入驻自贸区的将以财险公司为主,未来竞争之激烈可见一斑。

  除了寿险进驻自贸区的愿望尚不迫切之外,自贸区建设中的保险资金运用需求却不容小觑。有保险专家分析,自贸区建设将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涉及不少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外部资金支持,届时与手握巨额资金的保险公司将可通过发行债权计划等进行深度合作。

  虽然保险业参与上海自贸区的具体投入资金及产生的保费规模尚无法定量,但可以肯定的是,未来随着自贸区的发展,预计自贸区国际贸易和货运吞吐量将大幅增加,直接利好船舶险、货运险、出口信用险、责任险等财险业务的发展,而这些领域将给相关保险公司带来无限遐想。

  政策大门对外资敞开细则尚待进一步制定“如果自贸区允许外资保险直接进入,随着时间的推移,境外保险产品有可能会直接面向境内居民,这将为境内居民提供多样的选择”。有保险专家指出,政策放开外资健康保险公司进入,这将对境内险企格局产生一定的冲击。

  保监会支持自贸区建设所作正式批复的保险业八项措施中第一条即是“支持在自贸区试点设立外资专业健康保险机构。”在业内看来,这一举措将允许高端商业健康险在自贸区先行先试,融入全球健康保险和服务体系。

  业内有不同观点认为,外资保险公司进入到自贸区有可能会受到包括利率环境、宏观金融环境、相关金融监管政策的约束,只不过这些约束在自贸区内相对要宽松一些,但短期之内,还难以达到与境外同步的水平。

  “目前境内的金融格局与整个金融监管机制是相匹配的,自贸区的成立有可能会使外资保险公司在持股比例上有所放开,但百分百的放开股权还有待时间考验。”前述保险专家表示。

  事实上,自从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就允许外资保险进入内地,但在持股比例上规定不能超过50%,并且必须与境内保险机构合作。也就是说,直到目前还没有一家百分之百由外资持股的保险公司在境内落户。

  根据上海市政府公布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办法》,上海自贸区在金融服务等领域对内资和外资进一步扩大开放,暂停、取消或者放宽投资者资质要求、股比限制、经营范围等准入限制。同时,还将试行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改革外商投资管理模式,将外商投资项目核准制和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审批制改为备案制等。

  尽管很多政策细节尚未公布,但金融业是上海自贸区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金融改革作为上海自贸区改革的最大看点已经成为多方共识。据媒体人了解,目前上海自贸区的总体方案并未精细化涉及外资可进入哪些保险领域,相应细则保监会正在进一步制定之中。

  慧择提示:进驻自贸区,可以依靠自贸区的优势可以加快保险业的快速发展,这也是保监会鼓励保险公司进驻自贸区的主要原因,另外自贸区的创新更是保险业目前所缺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