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私募机构为何花大成本请研究员

更新时间:2013-09-16 16:52
       【摘要】据说有些私募机构为了发展不惜花重金聘请研究员,而且有的研究员待遇甚至超过了公司里的副总,私募机构为何会花那么大的成本请研究员呢?

  据了解,位于深圳的这家私募机构去年从一家大型券商挖来一位研究员,因为推荐的股票特牛,被公司内部人士笑称为“最牛研究员”。该研究员去年年底推荐了一只科技股,不到半年股价翻了一倍;今年2月份,这位研究员又推荐了一只医药股,至今涨幅也接近一倍。

  幸运的是,这位研究员在多次实地调研上述两只股票的基础上,说服了公司老总重仓这两只股票,使得今年以来这家私募业绩居于前列。由于业绩领先,公司资产管理规模稳步提升,目前这家私募机构乘业绩良好的东风,正紧锣密鼓地发行一只消费类私募产品,“从目前来看,客户响应积极,已有2亿左右的预约资金,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公司今年的业绩,尤其是我们公司"最牛研究员"推荐的两只股票让公司旗下产品获得了超额收益。”深圳这家私募机构负责营销的合伙人表示。

  据这位合伙人透露,为了奖励这位研究员,公司打算拿出一定的业绩提成予以专项奖励,同时还打算形成制度,以后凡是推荐了牛股的研究员,无论公司重仓不重仓,都给予同等奖励。当然,对于推荐的股票不涨或者大幅下跌的研究员,在绩效考核上也会给予一定的折扣。“以我们这位研究员为例,估计今年奖金至少几十万,如果接下来推荐的股票继续走牛的话,年终奖金超过一百万应该不在话下。现在"最牛研究员"在公司的地位和待遇都超过副总经理了。”上述合伙人表示。

  实际上,据证券时报媒体人了解,在私募行业,研究员的收入主要来自于业绩提成,也就是推荐的股票涨跌情况如何。在今年以来的市场状况中,私募普遍加大了对新兴行业研究员的招聘力度,一些金融、地产、煤炭、钢铁等传统行业的研究员,在私募行业几乎没有生存之地。很多私募机构本身就仅专注于医药、消费电子、新能源、新兴产业等某个或几个领域的投资,不会像公募那样遍地撒网。这一方面囿于私募的投研力量有限;另一方面也符合私募“做能力范围的事情”这一原则。与此同时,今年以来,互联网、医药等新兴产业和消费行业涨幅领先,一些研究功底扎实、市场敏感性强的私募研究员不仅因为推荐的股票大涨而收获不菲的奖金,自己在投资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收益。

  慧择提示:私募机构之所以花那么大成本招聘研究员,是因为在中国经济的转型期,系统性的指数牛市很难出现,重个股、轻指数成为大多数私募的投资策略,精选个股对私募来说格外重要,所以私募花如此大的成本也就不足为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