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更好地依靠保单享受安稳生活,还要记住保险购买中的三条秘诀。
首先,要注重保障,无需过分关注收益
市场上以“投资回报”为宣传重点的保险产品层出不穷,对于这些产品,市场的接受率颇高。2007年,保费增长最快的保险产品中,投连险等具有投资功能的险种名列前茅。不过,这类险种的退保比例也相当高。究其原因,无非是投资的实际回报率低于投保时的宣传值,大大远离了投保人的希望。
其实,无论保险推出时宣传的收益率有多高,都只是一个预期目标,而非一定的回报。投连险、分红险、万能险等具有投资账户的险种收益情况,与金融市场的浮动密切相关。从2006年、2007年及2008年上半年投资账户的收益情况就可以看出,当市场整体走弱时,这些投资账户也难逃厄运。唯一不变的只有保单的保险保障。所以,投保人还应更多地聚焦保障内容。
其次,要合理搭配险种,不要人云亦云
“我邻居买了个保险,听说可好呢,有疾病和身故保障,到期还能返还,中间还能分红。”“我同事最近投保的意外险,保费特别低,好像很划算。”“我朋友说,XX公司的保险不错,要不就选这家的?”“XX公司的收益太低了,以后再也不买这家的了。”在选择保险产品时,你是否也说过类似的话呢?
保险产品的数量虽然有限,但对每个人来说,都有适合自己的“黄金组合”。人云亦云式的投保很可能造成该买的没买,不该买的买了一堆。
48岁的王女士曾经在受访时透露,自己已有的保险是20万元的人身意外保险、5万元的重疾险,都是几年前在同事的推荐下买的。可如今,她发现自己重疾险的额度太低,5万元的保障是无法应对未来重疾风险的,而20万元的人身意外保险如果换成终身
寿险显然更加实用。进一步询问才得知,推荐她购买这些产品的同事比她年轻10岁,于是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差异。
当然,保险的选择不仅仅会因为年龄而不同,还需要结合职业、健康、工作情况等等。每个人的保险规划都应该度身定做。
最后,要好好管理保单,不要投保后一丢了之
身为投保人的你,是否出现过这样的情况:投保了医疗保险,可真的去医院看病后不知道如何向保险公司理赔;为孩子投保了教育金保险,待孩子考上大学能领取奖励金时,却找不到当初的保险合同;投保车险后,不记得保险公司的车险客服电话,行车出险后,要一番查询后才能报案;投保高额的意外保险或是寿险,可保单存放在哪儿只有投保人知道,受益人却不知。
有不少投保人在拿到保单后,马马虎虎地将合同存放起来,对保险责任、免赔条款等都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有时候,以为自己可以领到保险金额,结果遭到拒赔;而有时,以为不在保险范围内,放弃申请保险金,结果失去了可以得到赔偿的机会。
管理好保单是发挥保单作用的关键一步。投保保险产品不就是为了出险后得到赔偿吗?如果连保单都找不到,保险范围都不了解,谈何理赔?
所谓的保单管理,不仅仅需要存放妥当,避免保单“失踪”,还应对保障的具体内容做到心中有底。必要时,可以询问保险公司专业人士,对条款做具体解释。
出险后,如果消费者认为属于合同范围,那么应尽快提出理赔申请。特别是需要定损的保险,如车险、财产险等,如果拖延了申请时间,很可能遭到拒赔或是赔偿金额大打折扣。
有时,保险公司会利用合同优势,以消费者误解条款为由拒赔,此时,据理力争是必要的。双方协商如果解决不了,还可以通过仲裁、或诉讼等手段解决。由于保险公司为合同的订立方,较消费者来说有先天优势,所以,仲裁机构、法院等一般会站在消费者角度作出判决,以维护市场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