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专家指出社保基金制度面对的问题 建议尽快进行改革

更新时间:2013-09-13 14:16
  【摘要】我国社保基金总额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在这背后其实也隐藏着一些问题,所以目前对社保基金和制度的改革也在研究中,目前就有专家指出社会基金制度的改革一定要加速。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27日公布年报显示,当前全国社保基金资产规模已经超过一万亿元,年化平均收益率达到8.29%。

  资金规模突破万亿元让我国的社保基金在全世界的主权养老基金中有了自己的地位。但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基金规模仍与我国人口规模以及老龄化速度严重不匹配。未来做大做强基金规模成为摆在我国面前的首要问题,未来如何拓宽融资渠道,如何化解市场化的投资行为与行政的管理模式之间的矛盾?记者日前专访了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

  13年积累资金规模突破1万亿元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27日发布的2012年年报显示,该基金资产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元,达到11060.37亿元。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表示,“全国社保基金规模突破一万亿元意味着在全世界的主权养老基金中已经有了自己的地位和影响。”
  2000年8月1日,经中共中央批准,国务院决定建立全国社保基金,同时设立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2001年12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2003年6月,全国社保基金以委托投资方式进入证券市场。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生于忧患”,当时亚洲金融危机还未完全结束,国有企业改革带来的下岗、三角债等情况严峻,成立主要是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高峰时期的社会保障需求,弥补因为养老制度转轨带来的养老金缺口。“经过13年积累,无疑已经成为一支长期的社会保障的战略储备基金。”郑秉文说,“这主要得益于中央给了较好的融资条件和每年保持较大的财政拨款力度。”

  我国养老金占G DP比重远低于国际水平
  郑秉文表示,“从国际社会的比较来看,一万亿元这个体量差距还很大,我国老龄化支付高峰的财政压力和制度压力仍然很大。”
  数据显示,在一万多亿元的全国社保基金中,有约1800亿元是受托管理资产,其中1000亿元是广东委托运营资金,其余700亿元至800亿元是9省市做实个人账户的中央财政补贴部分。而全国社保基金的规模仅为8900亿元,约合1500亿美元。
  如果将我国养老体系比作金字塔底层是基础养老金,中间是企业年金作为补充养老金,顶层是个人商业保险,经测算,三者占G D P比重不仅低于O E C D国家,而且也是“金砖五国”中最低的。
  以仅有几百万人口的挪威作参照,其主权养老基金就有约3000多亿美元,中国的社保基金储备人均仅是其几十分之一。
  郑秉文认为,当前我国养老金规模与我国人口规模和老龄化发展速度严重不匹配。到2015年,我国社保基金的规模应该翻一番,即至少达到2万亿元,到2021年即建党一百周年之际,资金规模翻两番达到4万亿元,才能缓解我国老龄化养老压力。

  制度改革越快越好
  从投资业绩看,2012年,全国社保基金权益投资收益额646.59亿元,投资收益率7.01%。基金成立以来年均投资收益率8.29%,继续跑赢同期通货膨胀率。从投资收益看,7.01%的投资收益率创近三年最高水平,2011年与2010年分别为0.84%和4.23%。
  但相比之前年报披露数据显示,2002年全国社保基金收益率为2 .75%,2003年开始多元化投资,收益率不断提高,2007年收益率达到峰值,为38 .9%,2008年金融危机收益率跌至负6.79%,此后2009年迅速恢复至16.12%,但近两年受市场环境变化等多种因素影响,年平均收益率逐年下降,未超过成立九年时9.75%的平均收益率。
  郑秉文认为,当前市场化的投资行为与行政的管理模式相矛盾,不应运用超市场的行为来参与投资,无法与其他投资机构有一个平等的起跑线。“做强做大需要制度改革,且越快越好。”
  郑秉文介绍,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是专门营运全国社保基金的机构投资者,但目前是国务院的直属事业单位,行政成本完全来自于财政拨款,而没有在其收入中扣除,这意味着没有将其行政成本纳入企业管理成本之中,资产收益跟行政成本没有挂钩,难以对其企业化管理,更没有企业的自主权,人才流失情况比较严峻。
  郑秉文建议,将来将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企业化管理,行政成本完全抵扣其收益,无需财政拨款,实行成本与收益的核算制,建立考核参照体系,人才可以按照市场化的标准去聘用更专业化的专业人士,这样既可以提高我们的收益水平,又可以稳定我们的投资管理专业化队伍,符合国际惯例。

  拓宽融资渠道扩大基金规模
  郑秉文认为,“当前如何让全国社保基金‘做强做大’,在体量上成长起来,是我国当前面临的首要问题。”当前我国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历史机遇,错过这一发展的特殊机遇再想做大做强需要动用特殊资源。
  目前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预算拨款、国有股减持、彩票公益金收入和投资收益等。
  “如果按照当前财政预算拨款为主的融资形式,要实现建党一百周年资金规模翻两番的目标难度很大。”郑秉文建议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拓宽融资渠道:
  一是未来应将国有资产划拨郑重提上日程。这个特殊的融资渠道已经讨论很多年了,应尽快进入实际操作层面。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党组书记戴相龙在2012年也曾建议,划拨国企利润弥补养老金缺口,实现养老金账户可持续发展。
  二是扩大地方基础养老金委托运营的试点范围,按照广东的模式委托给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当前全国社会保险基金沉淀在各级政府,并不是真正意义的主权养老基金。主权养老基金的最大的特点是有一个投资和营运的主体,这个主体是在境内外可以自主市场化投资。目前全国人民的养老金仅以资产而非主权养老基金的形式存在,“钱放在银行睡大觉。”
  郑秉文表示,还可考虑新建投资机构,将全部资金统一交由该机构管理,与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并驾齐驱。但无论是哪个渠道都可将散落在全国、由上千个管理主体管理的2.37万亿基础养老金以主权养老基金的形式统一管理。
  三是做实个人账户资金可以尽快实行委托投资。目前统账结合的账户养老基金,做实账户的试点已经达到3000多亿元,建议除9省市账户试点的中央补贴以外,13个省的做实账户试点资金都立即纳入到运营范围。

  慧择提示:我国社保基金取得良好的成绩,同时占GDP比重却十分之低,说明我国的社保体质很有待改进和提高,对于目前的状况,专家提出的尽快进行改革也是在改革制度完善的前提下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