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寿险“虚胖”情况严重 应回归保障本质

更新时间:2017-08-28 03:23
  【摘要】近年来,我国寿险业的发展速度虽然很快,但是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日前分管寿险的保监会主席助理黄洪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下中国寿险业“虚胖”症结。诸如高涨的保费背后不断攀升的成本支出、规模保费里的高比例趸交占比等等。

  在去年年末召开的2012年寿险发展与监管高层研讨会上,保监会主席助理黄洪指出,目前中国寿险业存在“虚胖”的情况。他提出这一说法的原因在于,虽然寿险市场规模越来越大,但仍然存在核心竞争力不强、发展质量不高、社会认可度不高等问题。

  保费“虚胖”:不敌成本上涨
  肥胖者容易累,尤其是“虚胖”更是每前进一步都容易劳困乏力。2012年前11个月,保险全行业实现人身险保费收入9439亿元,同比增长3.87%,其中寿险保费为8284亿元,同比仅增1.77%。多位分析师都据此认为,年内寿险保费增速基本维持在当前步调上,难超预期。而四大上市保险公司的寿险业务也延续着平淡增长的态势。1-11月,国寿、平安人寿、太保人寿、新华保险分别实现保费收入2988亿元、1192亿元、881亿元和922.1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0.8%、8.3%、0.2%和3.9%。
  从11月份单月保费收入数据来看,国寿、平安人寿、太保人寿和新华保险10月份保费收入分别为190亿元、94亿元、63亿元和58.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0.5%、12.1%、-1.6%和-5.7%。11月份上市保险公司寿险业务基本延续10月份平淡的增长态势。

  银保趸交“虚胖”:保障产品被忽视
  过度重视能够快速冲保费规模的银保产品和趸交方式,保障型产品被忽视,寿险业偏离了应有的使命,是最需要进行“瘦身”调理的地方。汇丰银行亚太区保险行业首席分析师简晋思曾表示,不少国际投资者认为中国寿险公司长期销售太过简单的产品,公司更多地只提供储蓄理财型产品,却忽视尽管难以销售但利润率更高的保障型产品。
  根据获得的31家寿险公司北京分公司数据,2012年前10个月累计新单保费中,银保占比超过50%的达到24家,占据了八成的比例。而银保新单中,趸交方式仍是绝对主流;数据显示,31家公司中趸交占比超过七成的险企达到26家。
  争抢银邮机构网点,注重销售趸交等短期险产品,能在短期带来保费规模的增长,但对于寿险业务价值的贡献却十分有限。而寿险公司想长期占据市场份额,还是应该重视保障型产品,通过对营销员的系统化培训来获取新业务价值及保费。

  新业务“虚胖”:价值负增长
  2012年寿险行业遭遇困境,除营销员增员更为困难,增员费用提升外,还有高利率环境抑制投资型保险需求。而在整体保费增长低迷的情况下,新业务价值则更为堪忧。以平安人寿为例。平安人寿2012年前11个月实现保费1192亿元,同比增长8.32%,11月单月实现保费94亿元,单月同比增长12.1%。而其在11月单月的个险新单同比则减少10%左右,申银万国证券分析师孙婷推断,平安寿险全年的新业务价值大概率负增长。而考虑平安银保渠道期缴保费50%左右的增长,因此预计平安寿险2012下半年新业务价值同比小幅提升。
  对新华保险的新单价值,包括个险新单及银保新单,孙婷同样表达了类似的看法。个险方面,受高基数、增员困难、寿险产品缺乏吸引力等因素影响,新华保费和价值增长较难出现明显改观。

  慧择提示:寿险市场规模越来越大,“虚胖”的情况也越来越严重。笔者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寿险业偏离其保障的本质,我国寿险业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必须要回归它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