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出生后,我给女儿买了份商业保险,一年缴2000多元,要缴18年。去年银行利率一涨再涨,现在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已提高到了4.14%,远远高出保险产品2.5%的预定利率上限。现在退保又要损失掉几千块钱,真是后悔买保险了。”市民蔡先生昨(28)日。
在低利率时代,很多投资者购买保险产品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高于银行利息的回报。央行在去年连续6次加息后,居民存款收益增加,固定收益的保险产品是否吸引力大减?
加息诱发退保
在上世纪90年代,
寿险产品的预定利率曾一度超过8%。随着央行连续8次降息,传统的高预定利率寿险产品产生了大量利差损失。1999年,国家保险监管机构规定: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不得超过年复利2.5%。
预定利率是保险公司提供给投保人或者消费者的回报率,主要是参照银行存款利率设置的。预定利率越高,保险产品的竞争力越强,但保险公司为此也要承担更多的经营风险。
而经过去年6次加息后,摆在保险业面前的挑战是显而易见的,由于我国对保险产品仍实行价格管制,规定寿险保单的预定利率不超过2.5%,目前各家寿险公司推出的产品大多只接近这个水平。
由于保单预定利率主要是参照银行存款利率设置的,存款利率波动对固定收益的传统保障型、储蓄型寿险产品造成的压力会比较大。因为保险产品的利率调整总是比较滞后,加息可能诱发保户退保而转投其他金融投资品种。
谨防被忽悠
在央行数次加息后,少数保险代理人为推销保险产品,往往用“数字游戏”忽悠投资者。在采访中,曾经从事保险行业的胡女士告诉记者,许多保险代理人都告诉投资者,投资类产品收益率能超过6%!
胡女士说,代理人一般都会打开金融软件为投资者演示,算出来的结果的确是6%以上,但投资者往往忽略了其宣传资料上的高、中、低3档演示收益。也就是说代理人算出来的结果都是中档和高档收益,而严格来说低档演示才是保险产品保障的回报情况。
在采访中,有业内人士表示:“由于银行存取方式灵活,购买保险实际是一定时间内锁定资金,提前退保又要遭受损失,相比起来买保险自然不如存钱方便。但买保险和存钱还是有本质区别的,千万别因为一些红利而忽略了保险的最主要功能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