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信托业赶超保险业 成为金融业资产规模的“榜眼”

更新时间:2012-12-18 08:36
  【摘要】近几年。我国的信托产业发展速度很快,即将进入7万亿时代,正赶超保险业成为金融业资产规模的“榜眼”。最近,信托业和保险业经常被拿来作为比较的对象。但业内人士表示,诚然保险资产和信托资产有很多类似的地方,但在管理、期限、风险等方面还是有很大的区别。

  “表内”“表外”各有不同
  业内人士对我们表示,信托业和保险业的资金都来源于第三方,属于资产管理的大类,但是两者还是有很大的不同。
  从资金性质来说,保险资金是基于“大数原则”开发产品及定价以收取保险费收入和决定保额的,而信托是基于风险收益原则的“纯第三方理财产品”,并无保障功能。
  从资金管理来说,保险资金最大来源在于保费收入,其保费收入及赔付支出都在保险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表内呈现;而信托的项目资金无论是募集还是到期兑付都在信托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之外呈现,属于“表外资产”和“表外负债”,而信托公司以管理费形式将部分资金放入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内。
  从资金运用的方面来说,由于偏重保障功能,保险资产对于风险的管控非常严格,保险资金的资金运用一直有许多限制。即使在今年保监会放开了众多保险资金的投资领域,与信托资金相比,保险资金的运用也偏向于保守。上述业内人士表示:“保险的资金成本相较于信托来说低太多了。”据了解,目前在寿险中占大多数的分红险预定利率通常设计为1.5%到2.5%。信托近几年来则更多作为“影子银行”而存在。它所做的更多是通过自己的制度优势,撮合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的借款人和社会资金的结合。“信托可以视为利率市场化的桥头堡,在中国,市场化的利率要远高于央行基准利率。”一位信托行业业内人士说。
  从资金期限上来说,保险资金,尤其是寿险期缴类产品的资金期限较长,投保人一旦中途退保将要承担亏损,因此保险资金大多是长久期负债,而保险公司在进行投资时如何使投资品种与负债进行很好的匹配成为了重中之重。相对来说,信托则存在产品期限的问题。2010年以来,国内信托业规模激增,从存量信托产品期限来看,2年期产品占据了其中的大多数。对于信托产品来说,期限问题是一个很大的风险,因为短期内的宏观经济和行业走向充满了不确定性,这使得一些信托项目在产品设计时无法考虑到未来短时间内的风险。一旦这种小概率的风险因素爆发,那么信托产品就会爆发风险。“但从长期来看,一些项目并没有问题。这种现象是信托所独有的风险。”上述信托行业业内人士表示。

  慧择提示:我国信托业的快速发展,仅次于金融业资产规模,但是险资和信托业的投资方式有很大的差别。据了解,至11月底,信托业管理信托资产达到6.98万亿元,马上进入7万亿元时代,而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数据表明,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信托资产规模为6.32万亿元,两个月的累计涨幅达到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