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三明医改、外资入局...私立医院要崛起了?

更新时间:2024-10-12 13:34

医疗改革的方向越来越明朗了。


从DRG付费到三明医改,拳拳到肉,最大化合理分配医疗资源。


近来,国家还放开了外商独资医院试点,引外资入场,实现医疗分级。



真是好大一盘棋,但到底对老百姓看病有什么影响呢?


今天来好好聊聊这个话题。



三明医改,是为了什么?


8月3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提出5年内实现“三明医改”经验全覆盖



三明,是福建省的一个地级市,人口不到300万。


2012年以前,当地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医院和医生"以药养医"乱开药、滥用检查的现象普遍存在。


于是三明市硬是下定决心要把这个顽疾给治好,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让医生实施年薪制。


医生的薪资只与岗位和职称挂钩,不再背“卖药、开检查”的KPI,就只管好好看病。


效果也是立杆见影的,三明市看病的人均花费,比全国的少1/3。


2023年三明门诊次均费用为212.4元,而全国门诊次均费用为361.6元;


2023年三明住院次均费用为6860.7元,而全国住院次均费用为10315.8元。


老百姓省钱了,医保基金也省钱了。


2011年三明市22家县级以上公立医院药品耗材费用占比约为60%,到2019年已降至33.61%。


医保基金也实现了长期结余,从2012年开始累计结余7.14亿元。


数据来源:三明医疗保障公众号


所以,三明医改全覆盖,也是民之所向,不少朋友觉得“免费医疗”又有希望了。


再往深层一点去看,医生年薪制也是为了提高基层的医疗水平,实现医疗资源的均衡化。


打个比方,如果大三甲医院和基层卫生院的主治医生,年薪定额都是20万。


在明知基层医院的工作量更低的情况下,医生会选择去哪里呢?


很明显,未来三甲医院里的好医生,会逐步下沉到基层。


以后大家不用一窝蜂全往大医院跑,小病小痛在基层医院解决,不就很大程度避免了“看病难”的问题。


从这方面来看,三明医改全覆盖,对老百姓绝对是个好消息。



外资入局,又是为了什么?


这样广覆盖的公立医疗体系,就像是“大锅饭”,普适经济实惠。


但也有人想追求更好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啊,总得给他们“开个小灶”


于是国家就引外资入局,允许外商独资医院设立。



引进先进的医疗技术、分摊公立医院的就诊压力、引入一些国外的新药、特药,为患者提供更多的药品选择等等。


乍一看挺不错的。


但大家还记得我们之前聊过的:《这些救命药,为什么医院买不到了?》


进口特效药,在公立医院越来越难买到了。


在医疗改革和医药集采的背景下,价格昂贵的进口药争不过国产药,导致落选,根本进不去公立医院。


那按照这个逻辑,以后研制的创新药、干细胞、基因疗法等高端创新药物,是不是会以更高端的价格出现在外资医院呢?


普通人想用,就得花大价钱去私立医院了。


还有一点,咱都知道外资有钱,带着大量资本进入国内,是不是会花高薪聘请国内的学术专家、顶级医师?


在年薪制的背景下,高水平的医生可能很难拒绝外资医院的高薪诱惑。


所以,未来的高端医源也可能会趋向于头部集中。


总的来说,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国家下的这盘大棋:


普通老百姓可以以低廉的价格,在公立医院获得标准化的医疗服务;


而有钱人,那些愿意为了更好的医疗技术、更好的医疗服务付出十倍、百倍价格的人,则可以去高端私立医院、昂贵外资医院。


这样也能减轻公立医院的就诊压力,降低医保的报销成本。



普通人该怎么应对医疗分级?


对于有钱人来说,天价的外资医院,或许并不值得一提。


但是对于老百姓来说,这个价格是远远承受不起的。


想要抵抗医疗分级的大环境,获得外资医院的医疗资源,有一个较为有效的途径就是——中高端医疗险


未来呢,医生的分流,医疗资源的不平衡,普通人仅仅只想解决报销的问题吗?


一定不是。


作为百万医疗的“进阶版”,它更多的解决的是医疗资源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它会作为众多大城市家庭首选的原因。


公立医院的普通部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选择特需部、国际部、VIP部,或者签约的部分私立医院


“医保+中端医疗”这样的组合,对于中产家庭而言,费用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以30岁年轻人为例:


投保,保费为1505元/年;尊享e生·中高端医疗2024(特需计划一)


投保,保费为1618元/年。臻爱无忧中端医疗(特需计划一)


1000多的价格,还能做到0免赔,并不算太夸张。


再加上医保的钱,每年也就2000多保费,但它产生的叠加效果,是1+1>2的。


如果仅仅是小病小灾,我们就拿着自己的医保去门诊开药,住院治疗,都是妥妥可以Cover的。


但如果遇到大病或者急症,我们可以去有着更好医疗资源的VIP部,国际部,私立医院。


不用为了排不上队,住不进医院而焦虑头秃,直接走绿色通道。




写在最后


事实上,我国早在10年前就提出过开放外资医院。


如今,再度提出开放外资医院,也表现出了医疗分级的决心。


过去十年以来,外商在华设立医院,绝大多数都以合资为主。


如今,越来越多的外资医院将以独资的形式来到中国。


我们能做的就是拥抱变化、适应现实。有能力就给家庭做好保障,以应对未来。


有任何产品问题,或者想了解更多中高端医疗险的详情,点这里>>大白1V1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