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是上海保险业改革发展进程中十分重要的一年。一年来,上海保险业按照保监会、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全面落实国务院23号文件和市府23号文件精神,保持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具体体现在: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行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一是市场主体快速增加,机构聚集成效显著。2007年,共有20家保险法人机构和分公司落户上海,有4家外资保险分公司被批准转为法人公司。截至2007年底,全市共有分公司以上的保险机构96家(其中资产管理公司5家,法人机构突破40家),比2002年36家增加了60家;保险专业中介机构244家,是2002年14家的17倍。保险营销员4.37万人,初步扭转了前几年增员困难的不利局面。外资保险公司代表处49家。初步形成了数量众多,种类相对齐全,资本结构多元化,中外资共同发展、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市场体系。尤其是劳合社中国有限公司,长江养老保险公司的开业,以及一批重量级保险机构的后援中心的投入使用和建设,对上海保险业今天和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市场发展平稳有序,业务规模增长较快。2007年,全市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482.64亿元,比2002年的238亿元翻了一番还多,比上年增长了19.43%,连续2年高于上海市的GDP增长。其中,财产险公司保费收入124.20亿元,同比增长20.14%;寿险公司保费收入358.45亿元,同比增长19.19%。保费规模列全国第4位。中外资保费收入比例为75∶25;产寿险公司保费比例为25∶75。保险深度为:4.02%(按1.2万亿元计算),户籍人口保险密度为:3527.88元/人(常住人口保险密度为:2615.93元/人)。
三是险种结构逐步改善,行业竞争更加充分。财产保险的一些优势险种继续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有七个险种的保费总量占全国相应险种保费总量的10%以上,其中工程保险、货运保险、船舶保险的保费总量已占全国相应险种的18%左右。机动车险保费占财产险保费的比重为53%,比全国平均水平的71%低18个百分点。投连和
万能保险产品发展迅速,分别占全国市场的18%和7%。产险前三名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占上海产险市场的54%,比全国水平要低12个百分点;寿险前三名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占上海寿险市场的51.5%,比全国水平要低18个百分点。上海无论是产险还是寿险业,市场竞争都相对较为充分。
四是资产规模不断增加,保险业的实力不断壮大。2007年所有在沪保险总公司资产规模达到7306亿元。占全国保险业总资产25%;在沪分公司资产1427亿元。2007年上海保险业共支付赔款和给付近140亿元,同比增长了54%。较好地发挥了经济补偿和社会“稳定器”的作用。
五是外资公司快速发展,市场份额进一步提高。2007年,外资公司保费收入达到121.73亿元,比上年增长了62%,市场份额达到25.22%。外资寿险公司投资连结保险产品比上年增长10.41倍,占该险种市场份额的73.22%;外资产险公司货运险保费和责任险保费收入分别占该险种市场份额50.34%和45.74%。
(二)保险覆盖面逐步扩大,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一年来,保险业继续配合政府相关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23号文件和市府23号文件精神,服务于政府的社会管理,促进和推动了重点领域保险业务的发展。
1、发挥保险业风险防范和经济补偿功能,构筑城市的保险“安全网”
加快责任险创新发展,扩大校方责任保险范围,继向全市3000余所普通中小学校提供校方责任保险后,又承保了全市约17万登记在册的农民工子女学校学生的校方责任险;与市科委联合开展科技保险项目试点工作;与市安监局联合开展针对高危行业的公众责任保险的研究论证并制定了实施方案;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配合金融办、农委、财政部门,推动能繁母猪保险。在未增加农民保费负担的基础上,提高了保额,扩大了保险责任,确保能繁母猪保险面达到100%。促进养老和健康保险发展,配合市金融办结合上海实际情况,完成上海市政府督办项目———“个人税延型养老保险运营机制”前期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实施建议。推动保险同业公会以及有关保险公司组建项目组启动了“上海市健康险信息平台”建设。支持和促进社区、大型团体活动综合保险发展,服务和谐社区建设。配合市有关部门,在全市12个区70多个街道开办了社区综合保险,为社区居民人身、财产安全提供保险保障。推动做好大型团体活动保险,为第十二届特奥会提供了商业综合责任等一系列保险,既对特奥会的成功举办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也为国家举办大型赛事的保险运作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2、进一步发挥了保险业服务于社会管理的功能
与公安部门配合,完善机动车联合信息平台功能,实施交强险费率浮动机制,服务政府“排堵保畅”工程。结合上海实际,做好与全国交强险费率浮动办法的衔接工作,在全国交强险费率浮动“单挂钩”的情况下,上海继续推行交强险费率与交通事故和违法行为“双挂钩”的浮动制度。运行总体平稳,功能进一步显现。与市地税部门配合,从10月1日起,中资产险公司全面开展车船税代收代缴工作,目前进展平稳。配合市旅游主管部门推进旅游保险试点,加强旅游业风险管理。联合召开“2007旅游保险论坛”,就旅游行业风险管理制度相关问题进行联合研究,将旅游企业投保旅游保险的情况,通过市旅游网站的企业诚信平台向社会公开。配合上海世博局和金融办继续做好世博保险相关工作。世博会规定保险方案获国务院批准。编制的世博会《特殊规章第8号:保险》,获国际展览局通过。配合市政府有关部门做好长江养老保险公司筹备过程中的相关工作,推动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如期设立,且整体承接上海社保局经办的企业年金业务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配合市建委引导保险业参与建筑工程风险管理试点,健全城市建设安全与风险管理体系。启动建设工程风险管理制度试点工作。引导保险业积极参与试点工程,做好产品设计、风险控制和保险服务。
(三)加强和改善保险监管,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1、综合治理,切实维护上海保险市场秩序
一是加大检查力度。按照保监会规范市场、加强监管的统一部署,结合上海市场实际,加强现场检查工作。对部分保险公司交强险、商业车险和大型商业保险项目经营情况、内控管理和业务合规性、中介机构与保险公司合作业务进行了现场检查,对7家违规机构进行处罚。联合财政部上海专员办,对财产保险手续费、批单进行专项检查。
二是做好风险防范工作。密切关注银保满期给付动态,建立定期报告制度,督促保险公司做好应对准备,保证了市场平稳有序。针对投连型保险快速增长的情况,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投资连结保险业务销售管理的通知》,防范投连保险的潜在经营风险。开展了保险营销员分类考试,促进营销员提高新型寿险、健康险产品销售方面的综合能力。深入开展电话行销等方面调研,摸清市场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加强监管。
三是不断改进监管方式。进一步改进完善行政审批工作流程,严把机构审批关、高管人员任职资格审查关及产品备案关;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依法做好行政许可相关工作。
四是加强对行业组织的指导。指导同业公会加强行业自律的推进。指导并推动同业公会开展对《上海市财产保险公司机动车保险自律公约》执行情况检查,规范上海车险市场秩序。研究完善《上海市人寿保险公司防止不正当增员自律公约》,防止恶性竞争,维护行业整体形象。
2、推动诚信体系建设,培育保险诚信文化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上海市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指导意见》。推动行业落实《上海个人营销新型寿险产品服务承诺》制度,并对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评估;根据媒体披露质量万里行暗访保险业的情况,及时推动行业制定《上海市财产保险公司车险理赔服务标准》和《上海市寿险同业窗口服务标准》,明确行业服务基本要求,督促公司完善业务流程、提升服务品质。
二是开展了保险专业中介机构信用评级工作。推动同业公会组织保险公司、保险专业中介机构、被保险人等相关各方,对各保险专业中介机构的诚信状况和履约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为培育中介诚信文化、实现中介机构分类监管打下基础。2007年进行了第一次保险专业中介机构信用评级,共有13家保险专业中介机构获得五星级评价。
三是加强行业诚信宣传。借助媒体力量,指导和推动同业公会、学会整合行业宣传资源,开展“保险消费者维权”和“保险宣传周”等活动。积极推进投保人教育,编印《新型寿险产品投保手册》、《旅游保险手册》等,首批10万册新型寿险产品投保手册通过不同渠道发到消费者手中,以期普及保险知识,为投保人答疑解惑,提高广大消费者的风险意识。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上海保险市场上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产险市场不规范的情况依然存在。机动车保险中利用车险信息平台抢单的现象没有根本好转,现在还出现了以车船税作为竞争手段的新苗头。大型商业风险的无序竞争问题仍然比较严重。部分公司未能按照保监会的规定做到事前备案、事后报告,且突破基本费率进行投标,竞相压价,导致费率持续走低,风险加大。在寿险市场上,从现场检查情况看,部分寿险公司在团体业务中违规退保和给付的现象还比较严重。投连险销售过程中过多地强调收益率,风险提示不到位,误导的问题仍然存在。营销员招聘管理不规范。一些寿险公司对保险营销员招聘的相关环节都存在控制不严的问题,以“储备干部”、“储备经理”等名义骗招营销员的现象仍有发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业形象。在中介市场上,一些中介机构依法合规经营的意识仍然比较淡薄,部分专业中介公司从业人员的持证比例较低,部分专业保险中介机构的内控制度不够健全,执行更是流于形式。代收保费管理还比较乱,甚至出现了诈骗保险公司的事件。这些问题的出现和久治不愈,其根本原因就是行业几乎普遍存在重发展、轻风险防范;重业务、轻管理和服务;重本公司利益、轻行业利益。以诚信为本,被保险人利益至上的诚信意识树的不牢。对于以上问题,我们全行业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上海保险业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们要看到,尽管上海保险市场相对比较成熟,但总的来说仍处于由初级市场向成熟市场发展的过渡阶段;尽管上海保险市场的开放程度较高,但成熟市场的先进理念和技术还未被广大经营者和消费者所充分认识和吸收;尽管上海保险业的功能和作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挥,但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力和贡献度仍然有限。现阶段保险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是前所未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