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如何辨别假保单 防止保险欺诈

更新时间:2012-10-11 09:49
  【摘要】保险行业是公认的高利润的行业,由于保险行业在中国发展的时间不长,行业弊端明显存在,很多人看重保险行业的高利润,利用自身保险知识,钻了保险管理的漏洞,对投保人进行欺骗,骗取投保人大量的保费。近日,陕西一地区被曝500多名投保人因购买假保单被骗数千万元。也就是说,只要投保人拿到保单后,登录协会的信息平台,将保单号、投保人姓名等信息输入,就可以查实保单真伪。其中,假保单案件82起,涉案金额5358万元;假赔案件111起,涉案金额5110万元;未发现假机构案件。
  近日,陕西一地区被曝500多名投保人因购买假保单被骗数千万元。假保单事件再度引发公众的关注。与普通行骗相比,涉嫌制售假保单更令人痛心,因为这一可耻行为可能导致当事人毫无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给家庭生活带来巨大损失。
  投保人究竟应该如何提高警觉意识、甄别假保单呢?
  第1招 查看保单是否规范
  保单是投保人与保险公司的合约,也是未来发生事故时索赔的证据,投保人一定要确认其真实性、合法性与规范性。
  海南保监局局长王小平曾介绍甄别的方法。首先,真保单上都自带、印刷有发票代码、流水号、限售地区等信息及字样,而假保单上往往没有此类信息,即使有也是用手工打印上去的;其次,真保单上生效时间的标准写法是“×年×月×日×时×分生效”,而假保单上生效时间写法往往很随意;再者,真保单的背面都公布有保险公司的客服电话,供消费者即时查询,而假保单上往往没有。
  阳光保险专家建议,拿到保单后,应查看是否有保单号、险种名称、保单生效时间、保险期间、保险金额、被保险人姓名及身份证号等关键内容,注意购买的是哪家保险公司的保单,查看保单印章是否清晰。
  第2招 确保投保渠道正规
  从以往出现保险诈骗的案件来看,有部分销售保险产品的人原本就不具备销售资格,而在现实中,投保人在投保时接触最多的恰恰又是保险营销员。因此,保险专家提醒,在通过营销员渠道购买保单时,有必要对营销员的身份进行核实。
  保险监管部门已经要求每一位保险营销员必须具备相应资质,并获得展业资格才可开展业务。营销员在展业时必须佩戴展业证。专家建议投保人在投保前切忌急于付钱签单,一定要看清营销员是否佩戴展业证,并可登录保监会官方网站核实营销员是否具有展业资格,或者通过营销员所在公司了解其真实情况。
  目前,如电销、网销等新型的销售渠道不断出现。对此,保险专家提醒,应该到具有销售资质的网站购买,购买电销产品时应核实并认准保险公司的电销专属号码。
  第3招 缴费应零现金操作
  保险监管部门为了反欺诈,特别规定“保险营销员上门向投保人收取保费的,金额不得超过1000元”。投保人缴费超过1000元现金,应该通过银行转账或到保险公司营业大厅办理。一旦有营销人员收到大额现金而又私自送上保单,投保人应该主动与保险公司客服中心联系,核实保单信息。
  保险专家还是提醒投保人,为了杜绝骗保隐患,无论保费多少,投保人最好不要将保费直接交给营销员,应到公司正规的营销场所缴纳或通过银行转账方式直接转入公司账户。据了解,绝大多数保险公司已经要求实现零现金缴费,如果有营销员主动提出代收保费实属违规。
  在进行银行转账前,投保人要通过保险公司客服中心核对银行账号是否正确。保险专家指出,保险公司所开设的都是企业账户,户头必须是“××保险公司”等字样,投保人不要将保费转账到以个人名义开设的账户。
  第4招 核实出单机构合规性
  有些机构利欲熏心,以提供保障为借口来骗取投保人的信任。面对行骗者,投保人往往总是弱者。例如曾经被曝出的恒亚迪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即为非法机构,但其有办公场所、网站、客服电话以及看似正规的保单等,普通人很难明辨其真伪。
  保险专家表示,通常情况下,行骗的机构销售的多为短期意外险,尤其以短期航空意外险为主,如果投保人未听说过的保险机构或保险代理机构,可以向保险行业协会、当地保险监管部门咨询。对于从代理机构购买的保单,投保人也要及时提供保单号给保险公司核实真假。保监会提醒投保人,可登录保监会网站(www.circ.gov.cn)查询合法保险公司信息。
  第5招 登录协会信息平台查证
  除了通过保险公司客服电话、官网查实保单信息外,目前有地方行业协会也开通了保单信息平台。去年“十一”前,北京保险行业协会开发的意外险信息平台上线,与在京各保险公司数据系统对接,为意外险客户提供保单查询和短信提醒服务,以堵截假保单流入市场。
  也就是说,只要投保人拿到保单后,登录协会的信息平台,将保单号、投保人姓名等信息输入,就可以查实保单真伪。据北京保监局介绍,北京意外险信息平台运行平稳,对维护广大保险消费者利益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在京经营意外险业务的80家保险公司上传了保单数据1932万件,被保险人2869.4万人次;平台累计发送保单购买短信提示371万人次。
  监管声音
  三因素滋生假保单
  最近,保监会召开加强反保险欺诈工作视频会议,其中就谈及假保单的描述。
  保险欺诈包括保险金诈骗类欺诈、非法经营保险业务类欺诈、保险合同诈骗类欺诈。其中,保险合同诈骗类欺诈行为包括销售非法设立的保险公司的保单、假冒保险公司名义制售假保单、伪造保险公司单证及印章等材料欺骗消费者,以及利用保险单证以高息为诱饵的非法集资等行为。
  保监会纪委书记陈新权在会议上对包括假保单在内的欺诈案频出的原因做出解释。
  原因一:社会公众对保险欺诈犯罪的危害认识不够,部分保险消费者的保险理念和反欺诈意识还不强,对保险的功能作用认识模糊,缺乏分辨保单真伪的基本知识,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原因二:反保险欺诈的外部环境亟待改善,反欺诈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滞后,刑事打击力度尚需加强。
  原因三:保险机构反欺诈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够,保险行业反欺诈意识不强,公司内控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内审监督力度亟须强化,部分公司反欺诈手段落后,系统、有效的反欺诈工作体制尚未形成,缺乏行业信息共享机制,在制度化、规范化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慧择提示:消费者在填写保单时一定要看清保单条款, 一切以保单条款为准,不要听信业务员的忽悠,其实保险人员的流动比较大,很多业务员在进行欺诈时往往做完几单之后,就会离开公司,到时候消费者想找责任方会比较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