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保险体制改革基层从人员的命运将改变

更新时间:2012-10-10 16:54
  【摘要】随着保险行业的壮大,保险行业的从业人员也越来越多,由于保险行业的特殊性,保险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道德素养也各不一样。目前全国共有保险营销员335.7万人。 “由于保险营销员普遍遭遇无劳动合同及"五险一金"等生存环境恶劣的现状,各大保险公司近几年多少面临"增员难"的问题,流动性高、整体素质低、粗放管理是保险行业营销体制面临的最大问题。”一寿险公司有关人士直言。
  近日发布的《关于坚定不移推进保险营销员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中,保监会明确,鼓励市场主体积极主动探索保险营销新体制,改善营销员特别是基层营销员的待遇,提供更多的保障。让越来越多的保险营销人员对于未来的生活满怀期待。
  改革主体是公司
  一直以来,保监会不断鼓励保险公司改善营销员待遇,一些保险公司为了保证营销队伍的扩容,也在尝试着做一些改变,开始关注基层人员的生存状态,比如有保险公司给营销员上一些基本保险,包括大病和重疾等险种。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他们的一些后顾之忧。
  “保险营销员管理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是长期形成的,涉及面广,问题复杂,牵扯众多利益关系,阻力较大。”业内人士表示,保险营销事关全行业平稳发展,替代机制和承接渠道尚待成熟,部分公司和人员对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欠缺与保险营销人力需求相适应的职业教育体系等等。
  在业内看来,保险营销员管理体制改革的主体是保险公司,监管部门不能越俎代庖,直接参与。因为平衡成本和收益利弊,公司是直接利益主体,最清楚其中得失。所以,稳妥渐进地推进改革的各项具体措施,需要调动公司、市场的积极性,发挥市场主体、行业组织的创造性,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创新。监管部门起到的主要是政策引导、鼓励和支持作用。
  据悉,保监会正在研究制定《保险销售从业人员监管办法》,将加大对保险公司的问责力度,促使保险公司强化对销售人员的管理和培训,提升保险营销队伍素质。
  改革成本是关键因素
  当营销体制改革提出的时候,一些保险公司也在积极思考如何求变,因为近些年来,由于保险公司与代理人特别的合作机制,一方面让有能力的代理人享有丰厚的薪酬待遇时,缺失的底薪等保障问题也让他们倍感生存压力。
  “从公司的角度来看,保险营销员管理体制改革需要首先考虑的是成本支出的问题。这是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一业内人士坦言,员工制的实施,对于保险公司来说,不是简单的一个身份替换,随之而来的五险一金等购买压力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尤其是一些代理人数字庞大,或公司近些年经营不理想的保险公司尤为堪忧。"
  针对这次保险营销体制改革,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表示,产销分离是一个大趋势,而目前保险市场需要培育一种可以平衡市场经营主体的力量,通过竞争给保险公司施压,催生动力。
  据保监会相关人士介绍,监管部门积极鼓励保险公司拓展专业中介、网销、社区门店,交叉销售等销售渠道,走多元化营销道路。截至今年上半年,保监会已批准13家保险公司成立了保险销售公司,鼓励保险销售专业化、职业化经营。目前监管部门正在积极研究和推动邮政企业代理保险业务专业化经营。
  慧择提示:这一类改革对于整天在外到处跑业务的保险代理人来说无疑是件好事情,成为正规的合同工的同时各项社会保险也有了,能够让他们更加安心的在保险行业奋斗下去。但是也造成一部分代理人的困惑,虽然能成为保险公司的正式员工,可以享受来自公司的福利,但会不会因为“转正”享受一定的固定薪酬,而降低其佣金比例是营销员体制改革中颇让一些业绩好的代理人较为担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