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生命人寿动荡并未结束

更新时间:2012-09-28 10:55
  【摘要】生命人寿是一家国家承认的经过备案的正规的保险公司,相对于中国人寿、平安、太平洋等老牌保险公司来说是家新公司,规模相对较小。现在的注册资本金已经达到60多个亿了,注册资本金是衡量一家保险公司实力的重要因素,生命是目前未上市的保险公司中资本金实力最为雄厚的一家,有了这些后备力量,生命无论是在产品还是服务、业务队伍素质建设上都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获得了最具成长性保险公司之称。
  前段时间生命人寿出现一系列问题,两位高管已经离职。生命人寿的人事动荡并未随着两位副总经理高焕利和赵子良的离开而结束。
  据熟悉生命人寿的人士透露,目前生命人寿已经对人事进行了调整,原本属于“新华系”的生命人寿总精算师王智勇已经申请了 “长期休假”,个险业务部总经理已经提交了辞职报告,经代部负责人已调整了工作岗位,银保业务部总经理也已发生变化。
  对于上述情况,生命人寿方面表示,“公司对此问题不予回复。”
  而除了人事动荡,生命人寿长期以来激进的增长方式也面临隐忧。
  人事变动频繁
  据前述人士透露,今年5月份开始,原新华跳槽过来的 “铁三角”总经理杨智呈、副总经理高焕利、赵子良的管理空间大为缩水。不仅如此,生命人寿对“新华系”调整力度越来越大。在今年8月,副总经理高焕利和赵子良先后离职。
  而生命人寿已经任命黄新篁为公司副总经理,分管公司行政以及此前主要由高焕利负责的银保业务,而且,任命“老生命”龚志洁以执行董事的身份分管人事行政、战略企划等工作。
  而随着人员的不断调整,目前,生命人寿内部分管领域基本上划分成三部分:一部分是来自股东单位,掌握着人事、财务和投资等核心层;一部分是新华人寿“铁三角”带来的部队,掌握着公司个险、电销和团险渠道,以及湖北、河南、广东、安徽、江苏等主力分公司;再有就是“老生命”,把握着最大的银保渠道以及其他分公司。
  而据前述人士透露,在一年前,生命人寿整个销售渠道和大部分分公司总经理都是新华旧部。比如个险、银保、团险、电销、经代等五大销售条线,从分管领导到部门一把手无一例外全是“新华血统”,当时公司内部流传着 “无新华不销售”的说法。
  前述知情人士认为,国内寿险行业很不成熟,一些寿险公司颇多江湖习气。号称“新华铁三角”的杨智呈、高焕利、赵子良三人原本只是新华人寿部门级干部,“在关国亮羁押、新华人寿董事会缺位时期,集体跳槽到生命人寿。”
  虽然保险公司人员变动一直变动比较频繁,但是成立11年的生命人寿,已经经历了三位董事长和五位总经理,董事长分别是创始人李钢、首钢的代表方建一、后来是大股东代表张峻;总经理则换了五位,分别是李政怀、李钢、俞士杰、段景泉和目前由新华跳槽过来的杨智呈。
  高增长模式存隐忧
  除了人员的不断变动以外,生命人寿的高增长模式亦面临隐忧。
  据前述人士反映,无论是关国亮事发后、孙兵代为执政三年的新华人寿,抑或是颇得孙兵真传的“新华铁三角”在生命人寿的策略,均采取高投入、快产出的策略。
  自杨智呈、高焕利、赵子良“新华铁三角”空降生命人寿后,大力推行“综合经营责任制”,“即分公司按一定比例对所收保费提点,用于支付分公司的各项运营成本”。
  据生命人寿一位分公司负责人解释,综合经营责任制核心激励点是费用科目打通使用,如果业绩好、费用足,分公司调剂的空间很大,节约的业务费用甚至可以费用奖励的方式激励个人。这在市场向好形势下,无疑是调动积极性的锐利武器,但市场一旦逆转,前期投入的费用后期业务“背”不回来,现金流入与流出就会出现敞口,造成经营负担。
  “生命人寿此前采用的就是从其他公司高薪挖角,高奖励激励的方式来占领市场,”深圳地区一位保险界人士称。他表示,生命人寿在这边采用高薪挖同行的人,同时给业务员高额的奖励来刺激增长。
  而也有业内人士反映,此前生命人寿在湖北招聘时曾经宣传新人可以连续享受三个月的固定财务补贴,“但是业务员前期往往做 "人情单",一旦人际关系用尽,开拓陌生市场的技能又没有培养起来,业务员就会被考核淘汰,公司前三个月的投入就打了水漂。”
  数据显示,在“铁三角”到任的2010年,生命人寿实现保费收入153亿元,同比增长119%,而在2011年,在全行业增速仅有个位数的情况下,生命人寿实现保费收入233亿元,同比大增52%。
  前述深圳地区保险界人士认为,生命的高管管理方式更多的是以结果为导向,但是这种靠挖角以及奖励来刺激增长的模式并不具有持续性,“他没有扎根把内部做好。”
  数据显示,今年前8月,生命人寿原保费收入181亿元,同比增长仅5%
  慧择提示:生命人寿在新型保险公司中很有优势,但是内部管理比较混乱公司领导层几乎是一年一换,管理很混乱,经常被罚。内部问题没有解决好,我想去公司工作或投保的人应该会减少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