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我国医保保障已达95%

更新时间:2012-09-17 17:57
  【摘要】今日卫生部部长陈竺副部长刘谦在新闻发布会上就我国医疗保障制度表示,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基本建立。2011年,城乡居民参加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人数超过13亿,覆盖率达到95%以上,我国建立起世界上最大的医疗保障网。
  陈竺表示,卫生事业加快发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2002年以来,经过抗击非典疫情的严峻考验,党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将发展卫生事业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增加政府投入,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党的十七大确定了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奋斗目标,指明了坚持公共医疗卫生公益性质的根本方向,明确了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历史任务。2009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了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确定了20092020年卫生改革的制度框架、政策思路和目标任务,经过三年多的努力,五项重点改革统筹推进,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效。
  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基本建立。
  2011年,城乡居民参加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人数超过13亿,覆盖率达到95%以上,我国建立起世界上最大的医疗保障网。2003年起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并逐步在全国推广,覆盖面迅速扩大,全国参合人口从2003年的0.8亿增至2011年的8.32亿。新农合筹资力度逐年加大,医疗保障水平大幅提升。新农合人均筹资水平从2003年的30元提高到2011年的246元,受益人次数从2004年的0.76亿人次提高到2011年的13.15亿人次,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70%以上。新农合重大疾病保障机制初步建立,2012年上半年已有超过34万人次获得补偿。2003年和2005年分别建立了农村和城市医疗救助制度,2011年全国城乡医疗救助总人次达8887万,救助资金支出186.6亿元。
  基本药物制度从无到有建立起来。
  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实施零差率销售。目前,正向村卫生室和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延伸。基层基本药物价格比改革前平均下降30%。人事、分配、补偿和绩效考核等方面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逐步建立。据调查,改革后财政和医保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入的补偿比例达到72%,比改革前提高了22个百分点。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显著加强。
  覆盖城乡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建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软硬件都得到很大改善,基层服务网底功能逐步显现。医改三年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诊疗人次比改革前增加8.43亿,增长了28.5%。“小病在基层,大病去医院”的就医新秩序正在形成。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
  国家免费向全体城乡居民提供10类4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针对特殊疾病、重点人群和特殊地区,国家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惠及近2亿群众。国家支持8000多个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有效提升。
  慧择提示:此外,在探索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上也已经向多个省市开展试点单位,达到推进大卫生体制改革。在取消药品加成、建立全新补偿、运行、监管机制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和初步成效。尤其是全面推进预约挂号、双休日和节假日门诊、优质护理服务等便民惠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