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保险销售误导亟待整顿

更新时间:2012-08-31 16:35
  【摘要】面对保险销售误导,您一般会选择怎么做?近两年,以“存款变保险,存单变保单”为主要特征的保险销售误导,渐成消费者投诉的重灾区。虽然各地监管部门都将治理保险销售误导放在突出位置,但此类现象往往“摁下葫芦又起瓢”。
  中国保监会近日发布的两项最新统计数据,或许就能说明这一问题。其一,保监会日前公布今年上半年保险消费者投诉基本情况,在针对人身险公司的投诉中,销售误导投诉共计1214个,占违法违规投诉总量的82.08%,同比增长97.72%.其二,保监会近日对今年2月至5月各人身险公司开展销售误导的自查自纠工作情况进行通报,各公司存在各类销售瑕疵的保单43万件、涉及销售误导问题的营销员2.6万人次、存在销售误导问题的产品说明会851场。
  就上述数据,结合各地媒体报道及消费者维权平台列出的投诉案例,可以发现,有些保险代理人片面夸大投资型险种的满期收益,给付时却不能兑现;有些银行或保险公司人员以“夸大收益、回避风险”的方式,将保险说成储蓄或理财产品来误导投资者;还有的保险公司人员向收入不高、不具备风险承受能力的消费者销售投资型险种,或向不具备持续购买能力者销售期缴型银保产品。凡此种种,都在一定程度上“促成”本应以诚信为生存基石的保险业,而今却倍受公众诟病。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尽管监管机构三令五申各保险公司必须确保销售规范,但政策禁令的实际执行还是被打了折扣。
  如近日媒体报道一起最新个案。去年8月,74岁的张老先生到银行存款,受银保人员的误导,以7.7万元买了对方所称利息比存款高的“理财产品”,回家后家人发觉不对,与保险公司交涉后达成协议,对方要一年后才退还本金。但不久前,协议期限日已至,保险公司却变卦,坚持要扣除6600多元手续费,为此,张老先生气愤不已。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彼时老人没戴老花眼镜,因此由营销人员代填保单,事后才发现上面漏洞百出,如擅自将老人要求的三年期“理财”改为六年期、在投保人电话栏填上不知何人的号码等,尤其最后一项,原本客户投保后,保险公司须在10天犹豫期内做电话回访,方便客户退保,但张老先生自然就无法接到回访电话。很显然,上述这张保单的销售过程毫无规范性可言,营销人员的行为及保险公司制度的缺陷令人惊讶。倘能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当可体会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在发现自己辛苦积攒的钱竟不明不白地“缩水”时,心情是何等郁闷。
  其实,从市场需求上说,随着保险意识的提高,消费者确实需要保险公司提供合适的产品,为人生旅途挡风遮雨,助家庭资产保值增值。但现在的问题是,怎样才能真正“管好”保险销售,规范代理人销售行为。尽管作为企业,保险公司追求利益最大化固然无错,但若在此过程中漠视对消费者利益的保护,恐怕还是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慧择提示:保险误导对于保险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利的影响。所以,保险销售误导确已到了“零容忍”之时,除了对有销售误导行为的基层人员进行责任追究外,监管机构同时也应向其上级高管追责,“重典”整治,如此,才能真正净化保险销售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