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刚过完妇女节,很多人不太喜欢“妇女”这个称呼,但根据我国的司法解释:
只要是14岁以上的女性,统称为妇女。
妇女节是法定节假日,理论上女性都有半天假,但很少人才能享受。
对于那些妇女节当天上班的女性来说,也不像春节那样有加班费。
如果妇女节遇到周末,也不给调休。
咱就说,能不能把妇女节这半天假,像春节一样强制下来?
作为女性,我真真实实的受到过很多歧视。
像生孩子,导致的不能晋升,我都习以为常了。
生活中的歧视,更多来自于家庭。
比如,家里的老人都觉得,家产应该全部留给儿子。
而当他们生病时,又无一例外的要求女儿来照顾自己。
我不反对农村养儿子防老,传宗接代的习俗。
我也赞同城市里女儿要赡养老人,但同时享受继承权的观念。
这两者,都是特定社会环境下形成的习俗,也都相对公平。
但如果继承权都是儿子的,又凭什么要求女儿来履行赡养义务呢?
不过,我也是重男轻女的直接受益者。
我出生在计划生育被严格执行的年代。
按照当地政策:
头胎生儿子的,就不能要老二了。
但如果第一胎是女孩,则被允许再生一个。
我就是这样的背景下出生的、最招人待见的二丫头。
如果没有重男轻女,我可能就没机会出生了。。
我甚至还有“月经羞耻”。
都参加工作了,我甚至还会“藏着”卫生巾。
痛经疼到吃止疼片,都不好意思以此为由去向老板请假,实在要请假需要编个理由。
任何时候去超市买其他东西透明购物袋,一提溜就回来了。
但只要是买卫生巾,就一定要带个包去。
直到这两年我才敢大大方方、像对待卫生纸一样,对待卫生巾。
但我没想到,现在竟然还会有人质疑,高铁上为什么要卖卫生巾?
我更没有想到,10后的女孩子们,竟然还在被月经羞耻困扰。
就连在女同学面前,她们都不能勇敢掏出卫生巾。
以上种种,只是我经历过的歧视中的一部分。
这可能和我的出身、家庭有一定的关系。
但更多的,是这个社会压在我们身上的枷锁。
身边大部分女性,都和我一样从,有过类似经历。
这些影响,反映到婚恋上,就是一定要男强女弱的组合。
男性一般都要找更小更弱的,女性则会慕强。
很少有女性会找比自己小的、挣钱少的男性。
于是,大城市就出现了大量的大龄未婚女性。
和低线城市的男光棍不同,她们学历高、工作好、赚的多…
但就是找不到结婚对象。
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
男性一直在职场打拼,40岁喜得小娇妻。
但反过来,40岁的女性别说找个小老公,就连找个男的都很困难。
除非她愿意找个二婚的大爷,给别人当后妈。
因为这个社会,不太能接受大女主+小男友的剧本。
其实我们也并不是非要找个小男友。
我们想要的,是无论我们找多大年纪的配偶,都能被这个社会接纳认可。
但话说回来,为什么一定要别人的认可呢?
我觉得,抛开世俗观念,老妻少夫其实更合理一些。
根据《保险行业第四套生命表》中的数据:
男性目前的平均寿命是78.4岁;
而女性的平均寿命则是84.5岁。
两者相差了6岁。
放到大城市,这个差距更大:
北京差9岁、上海差6.4岁、广东差9.4岁……
按照现在最主流的婚姻模式:
男性比女性平均大2-5岁,我们就按3岁来看。
从全国来看,女性老后,平均守寡9年。
而北京和广东的女性,老后守寡要超过10年,基本在12年左右。
如果我们将婚姻模式,换成老妻少夫。
女性找比自己小10岁的男性,两人才能真的“白头到老”。
不过,网上女权从不输,现实女权很少赢。
老妻少夫可能只存在于综艺里、爽文里,一时半会儿到不了生活里。
也就是说,一个女性老了之后,大概率要独自生活10年左右。
还有一个更扎心的事实:
同等情况下,女性的退休金更低。
一是因为领取早,所以缴费更短、领取更长;
二是因为女性的工资和缴费基数往往更低。
对于一个女性来说:
人生最后十年,大概率也同时面临:衰老、孤独和贫穷。
真挺可怕的。
如果可以,最好早做打算,给自己准备一笔领到终身的现金流。
我发现,女性确实比男性更爱买商业养老金。
因为商业养老金,都是活的越久,领的越多,越划算。
大护甲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