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频频出现偿付能力不足
更新时间:2012-08-01 18:05
【摘要】有关专家认为近年来保险公司频频拉响偿付能力不足的警报,其中一大原因便是患上了股市依赖症。一旦资本市场不理想,保险公司当期的投资收益、盈利能力将大大下降。
日前,保监会下发了《关于人身保险公司使用再保险改善偿付能力有关事项的通知》的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人身险公司可以通过使用再保险来改善偿付能力,具体包括“年度可续保、共保和修正共保”这三种形式。
虽不为国内公众所熟知,但“财务再保险”在国外保险市场却是颇为流行的利润调节工具。和传统再保险一样,财务再保险也是保险公司转移风险的工具,只是更侧重于分担财务风险,其优点在于能实现一般再保险不能达到的目的,兼具“风险转移”和“财务安排”的功能。“由于此前没有明文规定,财务再保险在国内属于灰色地带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强烈的诉求,令这一新型融资工具从此“阳光化”。
不过,财务再保险的胎动,也引发了争议。业内担心的是,这一财务工具或被滥用,即再保险公司只是将利润提前支付给保险公司,而承担很少甚至没有风险,如果是这样,那这一工具形同借款合同,保险公司只是出于“粉饰”报表的目的,对于保险公司自身也是一种伤害。
对此,监管心中有数。征求意见稿中明确表示,人身险公司使用财务再保险改善偿付能力,应建立在转移风险的基础上。
国际上可参考的经验告诉我们,保险公司若想改变被股市牵着鼻子走的现状,就需要在投资渠道、甚至利润结构上转型。近期保险投资新政的出炉,无疑为保险公司打开了另类投资渠道的施展空间,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保险公司摆脱股市波动性、依赖性,增强投资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慧择提示】与此同时,保险业也应寻求更加多元化的收入与利润来源,逐步摆脱利润对利差的过度依赖症。为业内人士所熟知的是,保险公司的利润应由费差、利差和死差三部分构成。尤其是死差,因为不受宏观调控和资本市场波动的影响,最能体现经营者的能力,所以应该成为保险公司最主要的利润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