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财险业现“四分天下”

更新时间:2012-07-09 17:58
  【摘要】新主体汹涌而入,旧主体频繁换血。不知不觉间,国内财险市场拉开了竞争新帷幕。尤其随着经济环境的转变,新生渠道的风生水起,车险费率改革行将启动,财险市场的新格局正向多极化、复杂化的方向演变。
  新格局下,财险市场初现“四分天下”。以人保、平安、太保为首的“一线”巨头,凭借电话与互联网销售,重拾过去数年中丢失的“蛋糕”。逾半数财险公司则身处“二线”之列,业务增长乏力,一些发展陷入困境的公司亟待新股东救赎。“三线”军团是地方法人财险公司,近年来数量不断增加,不少企业在发展上更是急踩扩张油门,气势逼人。稳中求进的外资财险虽列“四线”梯队,市场份额踯躅不前,然而后发优势却不容小觑。
  不过,从近60家财险公司交出的2011年成绩单,以及记者近期一轮走访调查来看,财险业仍然困难重重。
  不少财险公司虽然账面盈利,实则“虚胖”。为规模不惜铤而走险,偿付能力岌岌可危是行业通病。如果不就此反思、转变经营思路,日后难免要为眼下的“激进成长”、“粗放式管理”付出沉重的代价。
  传统三巨头:
  为保“江山”不惜自降“身价”
  在市场主体不断扩容的形势下,近年来我国财险市场集中度快速下降。尤其是人保、平安、太保这三家传统财险巨头,市场份额逐年下滑。然而,这两年来,这一形势开始逐渐扭转。
  “强者恒强”的特性再次在“一线”财险公司身上凸显。
  保监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至4月,市场份额排名前3位的人保、平安、太保,合计实现保费收入1206亿元,约占整个财险市场66.5%的市场份额。也就是说,另外50多家财险公司只能抢食到剩余30%多的“蛋糕”。
  新渠道(电话销售、互联网销售)是“一线”财险公司的杀手锏。尤其是在电销上的先声夺人,让它们尝到了电话车险保费收入暴增的甜头。为业内人士所熟知的是,车险是财险业的大头,大部分财险公司的车险保费占比高达八九成。
  然而,仅以成本低廉为主打的新渠道,很快便遭遇到了瓶颈。“现在推出电销渠道的财险公司越来越多,目前已经多达十多家,竞争越发激烈。”一家财险公司上海分公司副总经理直言。
  更棘手的是,在白热化的电销大战中,产品同质、价格同质现象越发凸显。
  以车险电销主力军平安财险为例,据上海保险同业公会未公开的内部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平安财险在沪车险保费同比增幅为12.9%,而去年一季度的同比增幅却高达43.7%,增速明显下滑。
  大环境的不乐观,亦令“一线”财险大佬心急如焚。种种迹象正表明,车险市场的增量已近似枯竭。
  谈及今年业务情况时,一家财险巨头上海分公司负责人一脸焦虑。
  他坦言,今年车险市场十分严峻。“私家车等非营运类车险业务,因新车销售下滑,增量业务陷入低谷。货车等营运类车险业务,则受出口需求下滑导致物流运输业务减少,也出现明显的增量下滑。”
  现实的困境摆在眼前——新增车险客户有限,存量客户挖掘殆尽。
  时不我待。为保“江山”,财险巨头不惜自降“身价”。不止一家财险巨头相关人士向记者自曝“家丑”,为了抢夺市场份额,他们不惜抬高(支付给中介)手续费,甚至开始“放宽”承保条件和理赔条件。
  往年因注重业务质量而采取的风控措施正在逐渐被放松。
  从这场“保江山”战役中,记者嗅到了“规模至上”、“牺牲利润”的味道。
  以某财险巨头上海分公司为例,为响应总公司下达的市场份额“保卫战”计划,决定对家用车车险承保政策进行调整:如,放宽承保条件,将拒保条件放宽至出险次数8次以上;30万车价以上新车,划痕险金额不做控制性规定等。
  激进之举不止于此。
  由于财险巨头主要竞争4S店、修理厂等中介渠道,因此,为抢占这个渠道的业务,部分财险巨头不惜放宽授予中介的服务查勘权限。如提高4S店代查勘的单次事故金额上限,提高汽车零配件的加价率等。这些“放宽”之举,形同于给4S店变相让利。
  个别财险巨头甚至重拾“垃圾业务”。
  公交车、出租车、集装箱车,这些以往被它们视为“出险率高、无利润可言”的鸡肋业务,却在市场份额保卫战的压力下,再度被其收入囊中。甚至为了争夺这块市场,将集装箱车改为特种车承保,目的就是变相降低保费。
  只重保费数量、忽视保险质量,“保费论英雄”的经营思路昭然若揭。
  市场人士纷纷感慨,规模至上的粗放式经营导向又有抬头迹象,若以此蔓延,2012年财险巨头们只怕是“捡了规模,丢了利润”。
  二线险企:铁打的公司流水的股东
  业务增长乏力,资金陷入瓶颈,是“二线”财险公司当下的真实写照。
  作为被夹在中间夹层的“二线”财险公司,无论在网点还是渠道上都没有任何优势可言。“二线”险企不仅保费同比增速落后于市场平均水平,就连保费负增长、偿付能力不足的财险公司也大都出现在“二线”队列。
  近期非上市保险机构披露的年度信息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底,共有四家财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已触及或即将触及监管红线。它们分别是:都邦保险、天安保险、长安责任险、民安保险。其中,都邦、天安的偿付能力指标已远低于监管红线,长安与民安也处于红线边缘。
  一位业内人士直言不讳,“对于偿付能力充足率低于100%的险企,保监会将对其业务发展等进行限制,并要求险企披露偿付能力指标接受市场监督。”
  对于偿付能力亮起“红灯”,上述四家“二线”财险公司将此归咎于:业务快速增长、证券市场波动较大、费用率有所增加等等。
  而从调查情况来看,诸多“理由”背后,与不少公司的股东走马灯似“你方唱罢我登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以天安财险为例,不到两年时间,股权结构两次生变。“刚刚适应这个股东的经营理念,没想到,没过多久,又换了另有不同想法的一个股东。”天安财险一位内部人士感慨地说,股东思路经常变,对于公司运营极为不利。由此引发的公司内部派系斗争不断,直接影响到业务的有效拓展。
  问题不止于此。另一家近期频繁更换股东的沪上某财险公司内部人士告诉记者,股东走马灯似地换,不仅导致“军心涣散”,甚至还发生一些“莫名其妙”的直接损失。
  他举了一个不久前发生的例子。“前一个股东提出公司需要迁址,为此和新办公楼所在的物业管理公司签订了合同。没想到就在迁址之前,股东发生变更,后一个股东不同意迁址。但由于合同已经签订,为此,我们赔给对方不小的一笔损失金。”
  之所以频频更换股东,背景复杂、原因多样。表面上看,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二线”财险公司自身盈利能力不理想,最终导致股东失去持股信心、黯然退场。
  但细究原因后却不难发现,关键还在于,一些新进股东并不了解保险业的长期回报特点,对持续出资和投入没有心理准备;或者急功近利搞短期投资。
  更有甚者,把保险公司当成了“提款机”,作为其引入现金流的一个平台。从而造成了一些“二线”财险公司目前的股权结构失衡,也导致了结构上的风险隐患。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保险业需要的是稳定健康的股权投资。
  一位监管部门人士直言,如果上述不利于保险业稳定的股东频繁变更情况仍然不断发生的话,不仅不利于企业本身的经营稳定,还会影响到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进口和出口都要把好关。”一位专家建议说,在引入股东时,公司管理层及监管部门都需要对股东资质进行严格审核。在股东退出时,也要对其行为进行深入分析。
  【慧择提示】在“二线”财险股东更换案例中,也不乏初见成效者。如总部在沪的大众财险,在引进保险业“教父”格林伯格旗下投资公司这个“外援”后,不仅带来了充足的资本,还引入了不少具有成功保险管理经验的外方管理层,并加大了拓展非车险业务的攻势。新资本在带入新鲜血液后能否实现转身,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