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政策再次垂青健康险不能“无欲无求”

更新时间:2012-06-27 17:43
  【摘要】继国务院3月份发文,“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发展基本医保之外的健康保险产品”之后,中国保监会6月19日下发《关于贯彻落实〈“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保险业“大力发展商业健康保险”。
  随着政策指引的陆续出台,商业健康保险似乎迎来了发展良机。但商业保险的金融属性,时刻提醒着公众:保险公司在商业保险产品的设计上一定是商业优先。
  政府看重其保障逻辑,保险公司重在其商业逻辑,而参保人希望康利两全。不出意外,对于承担各方“重任”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的研发,三方还将有多轮博弈,伴随着这些较量,如下问题必将一一被抛出:已禁止发行达9年的分红型健康险种能否卷土重来?罕见型疾病患者能否受到商业健康保险“眷顾”?重大疾病保险单一的现状能否改变?
  政策追问
  商业健康险种可否依靠
  政府对商业健康保险的“垂青”早有时日,特别是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相关管理部门对商业健康保险产品市场的发展日益“牵挂”。
  资料显示,市场上的健康保险产品个数也在增加,从2008年约300种投保计划,增加到2011年的1000多种。不难看出,政策对该类产品的市场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据了解,目前健康保险产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住院及手术费用保险,即保险公司向投保人部分支付医保不承担的住院费用,有效降低投保人实际自付比例;另一类是重大疾病保险,即如果投保人罹患合同中列明的重大疾病,保险公司将一次性支付投保人一笔保险金。
  “高额医疗费用保险、护理保险、收入损失保险、综合医疗保险以及专项医疗服务保险等险种,基本上仍是空白。”业内相关人士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坦言,政策对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态度一直是非常支持的,但是目前各大保险公司推出的产品大同小异,基本处于无欲无求的状态,对基本医疗保险的补充作用有限。
  对于商业保险产品种类偏少的原因,上述人士强调,“保险公司的数据库规模有限,还未能实现与医院,或者其他保险同业之间的数据共享;这也限制了保险公司的精算能力及其开发新产品的能力。”
  保险公司追问
  分红健康险能否重来
  尽管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得到了政策支持,但保险公司相关人士在回答《国际金融报》记者关于“分红型健康保险是否会重回市场”的提问时,还是显得讳莫如深。
  所谓分红型健康险,是在原来保障重大疾病的健康险基础上附加分红功能,投保人除享受原有的大病保障外,还能根据保险公司的经营情况额外获得红利分配。
  2001年一经推出,立即成为健康险市场主流。但好景不长,保监会于2003年10月1日叫停了分红型健康险种。对此,当时保监会人身保险监管部负责人说,停办分红健康保险的原因,一是此类产品风险大;二是停办分红健康保险有利于促进健康保险回归保障的本意;三是国外没有分红健康保险。
  时过境迁,随着政策层面对健康保险的青睐,保险公司对分红型健康险还是念念不忘。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9月,中国人保得到保监会批准,试点发行分红型健康保险。
  “数据显示了专业健康险公司的困境,保监会批复中国人保健康做分红型健康险试点,可能是因为其规模达到了一定水平。”某健康险公司副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但分红型健康险能否拉升专业健康险公司的保费规模不得而知,毕竟其他公司还没有获得批复。
  参保人追问
  罕见病保险产品是否可行
  《人民日报》5月4日报道,目前我国有100万—150万罕见病患者。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罕见病患病率为0.65%—1%,亦即10万人中,罕见病人只有65—100个。
  “目前,有治疗方法的罕见病,由于前期研发投入高且市场小,多数药物价格昂贵。”北京市慈善协会秘书长唐崟说,我国关于罕见病治疗的特殊医疗保障政策还很匮乏,患者无力自行担负,处于用不起药的困境。
  遗憾的是,目前中国市场尚无关于罕见病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瓷娃娃罕见病关爱中心相关工作人员此前在接受采访时无奈地表示,在我国,很多商业保险的条款中往往把罕见病排除在外,不予投保。
  【慧择提示】资料显示,在美国,罕见病患者通过社会保险或者商业保险,能够实现90%以上的报销比例,有的甚至100%。“患者只需每年缴纳专门针对罕见病的商业保险,比其他投保人多缴纳1000美元,就能够用上几十万美元甚至更贵的任何罕见病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