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寿险出现负增长 中邮人寿独领风骚

更新时间:2017-08-25 20:16
  【摘要】据统计出来的4月全国保险数据显示,有21家保险公司今年前4个月的保费收入较去年同期出现了负增长。而成立不到3年的中邮人寿却呈现爆炸式的增长。
  中邮人寿爆炸式增长 成立三年挤进全国前十
  今年前4月中邮人寿保费收入达66.97亿元,同比增幅达206.64%,赶超阳光人寿、民生人寿、合众人寿、友邦,挤进全国寿险前十行列,位列第九。
  而在2011年末中邮人寿保费收入的80.2亿元,位居全国寿险公司规模保费的第十四位。
  对于中邮人寿保费爆炸式的增长,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表示“中邮人寿借助邮储银行的优势,保费增速很快,同时我们可以看到银行系的保险公司今年的保费增速都很快,但一个公司的发展,主要还是看后劲儿”。
  一款产品打天下 “中邮富富余1号”占比九成
  在中邮人寿经营的所有保险产品中,前五大产品保费收入合计占2011年保费收入的99.98%。其中“中邮富富余1号两全保险”一款产品实现保费收入78.47亿元,占所有保费收入的97.83%。而在2010年,“中邮富富余1号两全保险”这款产品的占比也同样是高达99.20%。可见,成立三年的中邮人寿凭借“中邮富富余1号两全保险”这一款产品的热销打天下,快速挤进全国前十大的队伍。
  通过2011年险企年报发现,国寿、平安等保险公司的产品集中度相对较低,没有出现“一险独大”的局面。国寿、平安前五大产品的保费贡献度分别为57%、38%。
  业内人士表示,一些新兴保险公司,为了初期的保费增长,主打一款产品的现象其实时有发生。但是这类公司往往容易存在后续的增长跟不上的问题,在公司长期发展中遇到瓶颈。
  对比与中邮人寿同期成立的保险公司利安人寿,尽管其前五大保险产品占比也高达98.79%。但是却没有出现一款产品独霸天下的局面。
  邮政用户以中老年用户居多 谨防“存单变保单”
  对此,郝演苏对和讯网表示,中邮人寿是由中国邮政集团设立的保险公司,充分利用和依赖邮储渠道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要提醒的是,从邮政的用户群里来判断,中老年客户占比较多,对金融产品的认知度有限,要谨防“存单变保单”的情况产生。
  “从邮政的用户群里来判断,给中邮人寿长期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郝演苏称。
  2011年中邮人寿退保同比增长1334%
  2011年年报显示,中邮人寿退保金额5967.6万元,较2010年的447.3万元同比增长1334%。远高于其2011年保费收入同比295%的增幅。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一些新公司为了挣得保费规模和品牌效应,推出短期、储蓄成分多、保障性低的产品,与一年期定存做比较来吸引客户。同时在投资收益不如预期的背景下,退保金额上升不难理解。
  北京工商大学保险系主任王绪瑾表示,新公司在扩张和稳健经营之间要找到平衡点,退保率高对于公司来说不是一件好事,它不仅影响公司现有客户,同时对公司潜在客户和后续发展都会产生影响。
  能否提前实现盈利 关键在于投资收益
  在披露的2011年非上市险企的年报中,统计发现,大部分中小保险公司还未进入盈利周期。
  2011年中邮人寿亏损474.27万元。投资收益为28789.38万元,保单红利支出为3947.75万元。
  据悉,依照国际惯例寿险公司盈利周期往往为7-8年。同时,保险公司盈利包括投资盈利和承保盈利两部分。
  那么,对于成立不到三年的中邮人寿来说,不存在铺设新机构的投入,以及拓展渠道的费用。如此迅速的保费增长能否缩短盈利周期呢?
  王绪瑾表示寿险承保是很难实现盈利的,投资工作做得好,才会缩短新公司的盈利周期。他称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是互动发展的,保险市场为资本市场提供稳定的资金流,对于资本市场具有促进和带动作用;同时,资本市场也是保险资金的主要投资渠道。保险公司投资其实是一个“借鸡下蛋”的过程。
  郝演苏称盈利能力的关键,还要看险企的投资收益是否大于给客户的分红来判断。
  偿付能力为101.18% 已逼近监管黄线
  数据显示,2011年末中邮人寿偿付能力溢额为477.66万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01.18%,较上年度下降明显。
  对于偿付能力的问题,一方面原因是保费收入增长迅速,但目前中邮人寿偿付能力水平已到达监管黄线。
  对此郝演苏表示两种方法可以解决偿付能力问题,一是通过注资提高偿付能力水平,另一方面可以调整产品结构来缓解偿付能力问题。
  慧择提示: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是互动发展的,保险能否盈利,还要看险企的投资收益是否大于给客户的分红。但是,保险业立足的根本也是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保险和产品,因此,保险公司在发展时,一定要兼顾到这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