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不会想到“能繁母猪保险”会成为推动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一个重要契机和力量。2007年由于生猪生产出现了下滑,导致猪肉价格节节攀升。在国务院、保监会和农业部的共同推动下,于去年8月,在全国范围内推出了能繁母猪保险,保险费则由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和农户共同负担,农民只需要交12元的保费,就可以获得每只母猪1000元的保障。能繁母猪保险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在短短的3个月里,投保的数量就达到了2124万头,保险金额达215亿元,保费收入超过13亿元,承保面接近50%。截至2008年1月4日,全国共承保生猪4946.81万头,保费收入19.78亿元,保险金额382.37亿元。生猪保险对于稳定猪肉价格、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的积极作用正在逐步显现。
农民养猪更大胆了
2007年10月3日,四川省射洪县渠河乡板板桥村8社村民杨万福从仔猪市场购回了6头小猪儿。9月13日,杨万福家的4头育肥猪死亡。“报案的第二天,我就从
人保财险射洪支公司拿到了566元赔款。”让杨万福迅速从损失中恢复信心、扩大再生产的是政策性生猪保险一次性快速理赔机制。目前,遂宁参保的育肥猪和能繁母猪分别达到了30余万头和13万头,已对发生保险责任事故的100多头生猪进行了赔付,赔付额为7万多元,都在出险后3天内得到一次性快速赔付。
在遂宁,部分农民既参加了安盟公司的生猪商业性保险,又参加了政策性生猪保险。养猪户李先光说:“发生了保险责任事故,不知道是咋个赔法?”和李先光一样,遂宁有不少养猪户在去年就参加了商业性生猪保险,“国家补贴80%的保费,划得着,我又把我的11头能繁母猪投了政策性生猪保险。”四川保监局针对遂宁存在的生猪二次保险情况组织了在遂宁从事生猪保险的三家保险公司进行了协商,达成了协定,按照顺序赔付的原则,对发生保险责任事故的二次保险生猪进行赔付,哪家先承保哪家先赔付,第二家保险公司再在保险责任范围内对不超过生猪实际价值部分进行赔付。遂宁市保险行业协会会长罗华安算了一笔账:“一头能繁母猪的实际价值在1500元至3000元间,有的还达到7000元,如果,农户所投的商业性生猪保险保额为1000元,按照顺序赔付原则,农户在得到1000元赔付后,政策性生猪保险还要在1000元的保额内进行赔付,这就切实保障了养猪户的利益。”
10月初,蓬溪县养猪大户刘亨国将拿到的能繁母猪补贴3100元全部投入到了猪场的扩建上,他说:“现在,我们养猪户的两块心病都在政府和保险公司贴心的帮扶下解决好了,养猪的胆子也更大了。”
加强合作整合资源
骆贤芳是浙江省义乌市的一位养猪大户,他给全部4500头生猪上保险后,一方面自己心里比较有“底气”,敢于扩大生产规模;另一方面,市里农业部门为他的猪场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防疫服务,甚至免费提供部分疫苗,大大减少了出现疫病的可能性。义乌市人保公司杨卫星副总经理表示,在义乌,农业部门一方面鼓励规模养殖,促使生猪生产向养殖大户集中,减少了易染病的散养生猪数量,另一方面重点为养殖大户提供技术支持和防疫服务,避免大型猪场出现疫病。这样一来,即使保险公司为全部生猪上保,也仍然有利可图。义乌市畜牧局龚新局长表示,生猪保险全覆盖政策既增强了养殖户的风险承受能力,又调动了保险公司扩大保险范围的积极性,使农业部门与保险部门形成了良性互动。义乌市在当地财政支持下,农业与保险部门良性互动,已实现生猪保险全覆盖。该市养殖户纷纷增加养猪数量,目前生猪存栏数量已比去年初增长约10%。
山东、河南两地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制定配套政策,积极落实中央精神。县级政府均建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县畜牧部门、财政部门、保险公司和各乡镇领导为成员的工作组,各乡镇也建立了相应的工作机制,并多次召开动员大会,层层加以推动。建立信息上报制度,做到一日一报。河南省叶县是省级贫困县,尽管如此,仍拨出专款90多万元,由畜牧部门成立了一支300多人的专业防疫队伍,配备先进的交通工具,进行逐村逐户摸底、登记造册、防疫和打标识。保险公司也集中力量开展承保工作。登记表格由饲养户、畜牧员、村支书、乡领导签字确认,并以村为单位张榜公示,确保数据真实、工作透明。统计数据一式四份,保险公司、畜牧局、乡、村各留一份备查,将防疫和保险、保险和财政补贴等工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由于工作到位,在不到20天的时间里,该县完成“四个百分百”,即100%投保、100%免疫、100%建档和100%发放养猪补贴。
农民的几点希望
目前,很多地方都在全面铺开生猪保险,农民们普遍认为,国家为促进生猪产业发展、维护农民和居民生产、生活利益的重大举措,可以说是不管是从人力、物力还是财力上都花了大力气的,着实是项“富民惠民、改善民生”的重要活动。政策性生猪保险,有着农民负担保费低等明显优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希望寻求一个更好的解决办法,让这项惠民活动更加实在。
问题一:承保公司免责任范围过广。在《生猪保险条款》责任免除中明确规定:“由于政府为防止疫情扩散而要求对未死亡的保险猪只进行扑杀、掩埋、焚烧”的,保险人不负责赔偿。而险种保险责任中又包含了“疾病”(含猪瘟、蓝耳病等传染性疾病)。农民们担心一旦出现传染性疾病,政府肯定为防止疾病扩散、为减少农户损失而采取对患病生猪的扑杀、掩埋措施。按免责中的规定,就会造成这样的结果:凡是发生传染性疾病,政府都会采取强硬措施,那么保险公司都没有责任。而对于农村生猪养殖来说,除传染性疾病造成生猪大批死亡外,平时其他疾病的发生,又能造成多少生猪死亡呢?
问题二:保障期过短、最高保险金额过低。按条款中规定,能繁母猪的保险期为一年,金额为每头1000元;育肥猪为4个月、400元。暂且不论能繁母猪,就单论育肥猪来说,保险期为4个月,不符合农村实际。虽然现在育肥猪的养殖期都比较短,尤其是大规模的养殖场。但对于农村大多数的散养户来说,仍基本靠农村自产饲料进行喂养,因此养殖期一般都在6个月左右(有的还稍长)。而育肥猪需要保障的最关键时期正是即将出栏的2个月。同时,最高保险金额为400元。按现在的市场价,一头达到出栏标准的生猪至少都在1500元以上。即使因为生病无法医治,必须提前出栏,那折价出售,其价值也远远不只400元。因此,很多农民会认为:我宁愿等它要死了在死之前,就卖给屠工或自己杀了卖,也绝不会去等到它死了才去兑那400元。
各方建言共话良策
西南财经大学副教授张运刚建议,对于生猪养殖具有区域产业特点的地区,万一发生大的灾害或疫情,可能造成较大损失,进而影响农户的再生产活动。因此,可考虑实行强制性区域化保险。由于强制性区域产业保险有较强的公共利益取向和巨额赔付负担,一般商业性农业保险公司较难进行大规模的有效运作,可考虑建立政府出资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或由专业农业保险公司试点,在获得免征营业税、保险经营补贴等优惠政策的基础上,直接经营相关业务,以保证农业保险政策得以贯彻落实。
他认为,强制性产业险能够以较低的保费为农民提供更好的保障,这和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其他社会保险形式的强制性机理大致相同。
人保财险四川省有关负责人认为,要加强能繁母猪的摸底排查工作,加强与畜牧兽医部门的合作,整合资源,要做到各部门数据共分享、科学管理,在能繁母猪数量的统计上,畜牧部门原始统计数据和防疫部门、保险公司核实的实际数据有时存在差距,要考虑到大量的后备母猪随时可能加入到能繁母猪的序列中,现有的也因年龄过大、生育力下降等存在一定的自然淘汰率,将保险与防疫工作的结合落到实处。要确保财政补贴及时到位。能繁母猪保险的财政补贴分别由中央和地方承担,而具体工作由地方财政落实。由于财政补贴在途时间较长等原因,一些地方的财政补贴未能及时到位。要加强财政补贴资金的管理,确保财政补贴及时到位,为能繁母猪保险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保障。
陕西保监局相关人士建议,扩大能繁母猪保险的试点范围,对现有的保单条款进行调整,使保障范围和保障水平适应养殖户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发生猪保险系列产品,使保险产品覆盖整个生猪产业链。同时,借鉴国际经验,探索发展保障生猪生产系统性风险的指数保险,尝试利用国际资本市场解决生猪保险的再保险安排问题。
建生猪保险发展长效机制
在整个猪肉市场产业链中,生猪养殖无疑是最基础也是最脆弱的一环。由于生产周期漫长,市场反馈信号的迟滞效应,常使养殖户对市场信息的反应显得迟钝而又错位。同时由于养殖产业的灾害风险难以预测和控制,进一步降低了养殖户对市场风险的应变能力。部分养殖户因对生猪养殖失去信心而宰杀母猪,更导致即使在市场释放出肉价上涨的信息后,养殖户也因仔猪供应不足而无法及时抓住机会扩大养殖规模,进一步延迟了市场肉价回调的时间。因此,稳定肉价的长久之计,必须立足于鼓励养殖户坚定养猪挣钱、养猪致富的信心,同时增强养殖户抵御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
生猪保险并不意味着就为养户系上了“安全带”,它能否顺利实施并做到可持续发展还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何提高农民特别是散户的保险意识,依然是无法回避的难题。生猪保险作为有国家补贴的政策性保险,理赔过程中的审核和监管可能会遇到更多的难题。如何通过恰当的制度设计有效规避农户的道德风险,不仅关乎国家补贴资金的使用效率,更事关生猪保险能否长期可持续发展。
分散养殖依旧是我国最主要的生猪养殖模式,许多养殖户都分散在偏僻山区,这使得保险人与投保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非常严重。
保险公司要在理赔中体现保险义务和权利相对等的原则,急需基层专业技术人员的介入。他们应熟悉当地的气候、地理、饲养规范、流行疾病,也应当了解当地的人脉、社会民俗,通过他们开展业务,可以有效地防损和理赔,从而保证生猪保险顺利实施。
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强调,要想深入推进生猪保险工作,就必须建立促进生猪保险发展的长效机制。他表示,发展生猪保险,是稳定生猪生产、妥善解决生猪问题诸多措施中的重要一环,为此,各保险公司要经常到基层一线深入调研,了解养猪户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发生猪保险产品,使保险产品覆盖整个生猪产业链,尽快扩大生猪保险覆盖面。而基层公司则要对每家养猪户建立生猪日志档案,对连续3年无风险的养猪户可以降低保险费率,通过费率杠杆促进生猪养殖管理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