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标准成本法在财产保险公司成本管理运用

更新时间:2012-06-05 14:00
    【摘要】所谓标准成本,是指通过调查、分析和技术测定,对正常业务经营时某类成本支出的平均值估计。而标准成本法就是指通过成本的计算、比较、分析、考核等来确定成本支出是否有效的一种成本管理方法。本文在认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标准成本法在财产保险公司成本管理中如何运用做了细致探讨。
  标准成本法的内容及特点
  1.标准成本的分类及基本内容
  标准成本按其制定所依据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分为理想标准成本、正常标准成本和现实标准成本。理想标准成本是代表行业最优水平的成本,是企业经营效率最高的体现;正常标准成本是根据正常的工作效率和生产能力利用程度等条件下制定的标准成本;现实标准成本,是根据适用期的合理耗费量和生产能力可能利用程度等条件制定的标准成本。
  标准成本法的运用包括标准成本的制定、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以及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等。其中标准成本的制定是采用标准成本法的前提和关键,据此可以达到成本事前控制的目的;成本差异计算和分析是标准成本法的重点,借此可以促成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并据以进行经营业绩考评。
  2.标准成本法的优势及不足
  标准成本是用来评价实际成本、衡量工作效率的一种预计成本,具备一定的技术先导性特征,是一种先进的成本控制和管理方法。其优势主要表现在:
  第一,是一种先进管理思想的体现。在标准成本制度下,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分析成为一项紧密的工作流程,极大减少了管理工作的风险性,能够保证管理活动的程序化、科学化运行。
  第二,有利于促进企业管理效率的提升。经过科学测定确立的标准成本,是日常经营活动的标杆和依据,便于管理者及时对实际成本进行考核、控制,提高了管理者的成本变动敏感性和管理效率。
  第三,有利于经营决策。标准成本法排除了很多偶然因素,代表了成本要素的合理近似值,为企业确立未来产品的成本、销售等提供依据,提高了企业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降低了决策风险。
  第四,标准成本是企业预算编制和产品定价的重要基准。
  但是,因受到特定技术和经济条件的限制,标准成本法也显示了诸多不足:一是标准成本制度必须建立在严密的计量管理和较高的信息化程度之上。二是标准成本法一般适用于产品品种少的大批量生产企业。三是维持标准成本系统需要持续投入一定的成本。
  我国财险公司成本管理状况
  目前,全面预算管理、目标成本管理等成本管理方法在财险公司得到较为普遍的运用,对促进企业成本管理水平提升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现行方法大多局限于单一企业内部,缺乏行业统筹指导,且实际成本与产品定价关联性差,因此,并未使财险公司成本管理效率得到明显改善。
  一是费用成本占比偏高。按旧会计规则口径,近5年行业综合费用率基本在36%-40%,可以看出,行业管理效率极低,不仅制约了企业承保盈利能力,而且不利于保险公司对保险消费者的服务扩展。二是成本费用管理粗放。一些保险机构实行任务导向型,费用“大包干”;一些保险机构对经营费用“层层剥皮”,留足自己的,剩下的才是下面的,导致基层机构正常经营费用不足,增加了其违法违规经营的诱因。三是缺乏可对比的行业费用成本分项指导标准,不同公司的费用成本只能做总量比较,外部监管缺乏恰当依据。四是成本费用数据不真实仍然是行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成本核算变形严重。
  标准成本法在财产保险企业
  成本管理中的具体实施
  1.标准成本法在保险企业运用的可行性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财险公司产品定价中其实已经包含了标准成本法的思想,所谓“三差”概念就是标准成本法的一个体现。同时,当前财险公司也具备了实施标准成本法的较好产业基础。
  一是经营指导思想的转变,追求科学发展,注重成本优势,实现效益经营成为行业发展主流,是标准成本法实施的重要思想基础。二是保险企业已经具备较高的信息化运用水平,数据大集中,是标准成本法实施的重要技术基础。三是当前产险业处于承保盈利周期,各项数据趋向合理,加上保险统计信息系统的不断完善以及行业数据的积累,是科学、合理测定标准成本的重要数据基础。四是监管法规的逐步完善,如《保险公司费用分摊指引》《财产保险公司理赔费用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的颁布实施,是产险业提升成本管理水平的重要指引和驱动力。
  2.标准成本法在保险企业成本管理中运用的主要环节
  (1)标准成本的项目细分
  保险企业标准成本项目细分应自上而下进行实施,由总公司设定,并在财务会计系统和各业务系统中同步开发设置,以保证各项业务成本在财务会计系统中顺利归集。
  根据财险公司业务流程,需要按照不同纬度对费用成本进行分类。首先按成本用途,分别设定销售、承保、理赔、客服、会计核算、行管等成本中心。其次按照费用项目,将费用划分为人力资源、职场设备、办公运营、业务拓展等几类。第三要进一步区分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弹性费用)。在技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将成本中心的各项成本细分至岗位和项目。
  (2)标准成本的测定
  标准成本测定有技术测定法、历史成本推算法、预测法等。保险企业可以历史成本推算法为主,以技术测定法和预测法为辅。对经营年限较短的新公司,则应参照行业标准成本数据及自身发展规划确定。
  根据各公司经营数据,以人保、平安和太平洋  (601099 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为代表的行业大公司,其测定的标准成本属于行业理想标准成本,代表行业优秀成本标准。按照产品定价对应的费用成本,可细分测定为行业正常标准成本。对中小型公司,在剔除经营异常公司后的平均成本视为行业现实标准成本。对单一保险公司而言,根据不同发展阶段也要分别测定内部理想标准成本、正常标准成本和现实标准成本。
  (3)标准成本的差异分析
  保险企业标准成本的差异分析包括总量成本差异、大类成本差异、明细成本差异、成本中心差异等。同时要分析内部标准成本差异和行业标准成本差异。通过分析,要能够准确找出成本差异的主要原因和关键节点。
  (4)标准成本的差异处理
  对保险企业而言,标准成本的差异均直接核算至当期损益。在会计系统中可在会计科目下设标准成本和差异成本两个子目,标准成本一般在系统中设置预算定额或定率标准,对标准成本的差额部分直接核算至该科目的差异成本子目中。
  3.标准成本法运用需要把握的几个关键点及建议
  (1)标准成本法是一个完整的成本管理系统,横跨企业财务与业务等不同业务范畴。因此,保险企业应从战略高度推动实施,要转变常规经营考核思路,将标准成本差异列为各级机构及高管人员的一项核心绩效考核指标。
  (2)标准成本法不是一个孤立的成本管理方法,需要行业联动。保险行业协会在行业标准成本的制订和完善上要发挥行业数据集中优势,建立保险公司标准成本差异分析评价体系,引导各保险公司自找差距,不断提升管理效率。
  (3)标准成本是保险产品定价的重要基础。
    【慧择提示】保险企业成本管理不能简单看成是企业的市场自主行为,需要监管机构完善相关政策,建立企业标准成本与产品定价硬性关联监管制度,对标准成本长期存在较大差异的,要通过制度硬性约束其提高产品定价标准,削弱其产品市场竞争力,以保障行业整体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