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车险亏损 中小险企或将转移“战场”

更新时间:2018-08-09 15:58

  近年来,车险市场激烈的竞争导致各保险公司加码营销费用,费用率上行削减了承保利润。行业巨头的强劲优势逼迫中小险企大打“价格战”,争抢市场份额。

  车险市场的激烈竞争又遇到史上最严监管。从今年上半年的情况来看,车险经营不容乐观,中小险企举步维艰。另辟蹊径、寻求特色化的发展之路或将帮助这些险企走出车险困境。

  车险盈利状况不容乐观

  数据显示,上半年,66家保险公司的车险总保费收入为3794亿元,同比增长6%。承保盈利为37亿元,承保利润率仅为1%,可谓非常惨淡。

  从各公司来看,66家保险公司中车险承保实现盈利的仅12家,共计81亿元,亏损的54家,共计44亿元。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和太保财险“三巨头”的车险市场份额合计为66.15%,与2016年、2017年基本持平。三家公司中,太保财险的保费增速最高,达到11%。在承保盈利方面,“三巨头”合计76亿元,承保利润率约为3%,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下,人保财险的地位依然不可撼动。

  相较占尽优势的大型财险公司,中小财险公司的生存之路则走得异常艰难。

  上半年,车险保费收入在7亿至50亿元之间的20家保险公司全部承保亏损,合计亏损24.36亿元,承保利润率平均约为-7%。总体来看,亏损主因为高达48%的综合费用率。另外,8家保险公司车险保费同比下滑3%。

车险亏损 中小险企或将转移“战场”

  中小险企经营继续承压

  车险市场普遍亏损的状况是否有望在未来得到好转?

  第三次商业车险费率改革的启动,将给财险公司带来更为宽松自主的定价空间,拉低折扣下限,加剧市场竞争。而银保监会严控费用率的举措,无疑将倒逼财险公司强化费用管控,其承保利润率有望得到优化。

  不过,以实际情况来看,虽然商车费改使险企在自主核保系数和自主渠道系数方面逐步获得了一定的自主权,行业平均综合费用率、赔付率和成本率较为稳定,但险企间的分化持续加大,尤其是中小险企的费用率上涨速度仍然较快,承保盈利情况持续恶化,中小险企普遍感到车险业务难做。

  有专业机构分析指出,如果参考海外车险市场并考虑监管层对销售端的管控,预计车险费用率未来或企稳向下,但赔付率仍将高企,“跷跷板”效应会保证龙头公司的综合成本率维持稳定。从市场份额的角度看,中小险企在费改压力下可能逐步退出车险市场,而龙头公司凭借对车险产业链的深度把控以及在数据、定价、服务等方面的优势,预计市占率仍将提升,车险市场的寡头垄断趋势将进一步深化。

  我国财险市场目前仍以车险为主,占比超过75%。虽然车险为财险公司保费的主要来源,但数据表明,在市场向成熟化迈进的过程中,其占比往往持续走低。放眼全球市场,车险在欧洲财险市场中的占比在30%以下,美国则在41.5%,而意外健康险、责任险等非车险险种比重会逐步提升。因此,有观点认为,未来财险市场的增长动力很可能会逐渐向非车险业务转移。

  车险遇阻推动“战场”转移

  2017年,财险行业保费增速14%,其中,车险业务增速仅为10%,而非车险则以29%的市场份额拉动全行业保费增速提升近4个百分点,非车险增速更是超过24%。非车险业务俨然已经成为财险公司最重要的保费增长极。面对车险市场竞争加剧,部分中小险企正在考虑或已逐渐退出这片“战场”,在非车险领域开辟出一条特色化发展的“蹊径”。

  一些业务结构调整较早的中小险企已初见成效。以美亚保险为例,其在2015年9月宣布全面退出中国车险市场。“经过谨慎的思考和评估,我们决定调整中国市场的业务重心,未来将更专注境外旅游和跨境服务等相关业务的增长。” 该公司曾如是表示。

  美亚保险的这次结构调整还算成功。数据显示,该公司2015年至2017年的保险业务收入分别为16.83亿元、16.17亿元、16.33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6965万元、1.02亿元以及1.33亿元。可以看出,退出车险市场后,美亚保险2016年保费收入回归稳定,且在2016年、2017年连续实现盈利。

  在商车费改持续深入推进、车险产品和费率“报行合一”的情况下,中小险企或将退出车险市场或并购车险业务。一位非银分析师表示,在车险市场竞争白热化、马太效应十分明显的情况下,中小险企调整业务结构将更为普遍。如果车险保费规模上不去,费用率和赔付率下不来,将对险企的经营利润形成负面影响,险企必须考虑其他出路。

  而在非车险领域深耕细作,寻求差异化和专业化的发展之路,可能是中小险企“以退为进”的最佳应对方式。

  车险保费收入在7亿元以下的保险公司,市场份额合计为2.15%,以正在逐步放弃或新加入车险市场的保险公司为主,保费增速高于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