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初,整个行业进入史无前例的“冰河时代”:不论是大哥还是小弟,2018开年首月银保负增长更甚于个险渠道,50%、60%之负增长随处可见。
同时,这也是银保行业重新洗牌的一年,诸多大幅下滑中,正增长、乃至高速增长者也并不少见。
进入5月份,银保负增长逐渐收窄、回暖明显。尤其是期缴领域,多家公司出现50%以上增长,其中不乏大公司。
《今日保险》得到的交流数据显示:2018年前5月,寿险公司银保新单规模保费负增长再度收窄至40%左右,相距一月份的近六成负增长,减少约20个百分点的负增长。
银保期缴保费增速也从一月份的-14.1%,收窄至5月份的-7.9%,且环比实现2个点正增长。
这也成为转型中的银保领域为数不多的一抹靓丽。
受益于银保的回暖,5月寿险规模保费负增长缩窄至4%。
一月份这一数字为11%。
5月银保环比增长近三成
相对于4月份的银保新单约260亿元的保费,5月份保费超过330亿元,环比增幅29%。相对超过50%的险企同比负增长,5月环比负增长的险企仅有17家。
2018年4月份,银保新单环比负增长的保险公司数字是51家。
原因,3月份属于保险公司开门红季度的最后一个月,亦是推广力度较大的月份。3月份银保新单超过1000亿元,相比4月份的不足300亿元,环比下降75%。
环比的大幅度回暖依旧无法掩盖整体负增长的尴尬。
前五月,寿险公司银保负增长的数量依旧在40家左右,其中超过半数的险企负增长超过50%,大部分负增长超过30%。
银保新单负增长几乎都是中小保险公司,例如负增长前十分别是华汇人寿、合众人寿、人保健康、德华安顾、中英人寿、同方全球、民生人寿、北大方正、太平人寿、华泰人寿。
银保期缴环比实现正增长
2018年前5月,期缴保费以近900亿元的保费成为银保历史上前5个月保费收入第二高的年份,仅次于2017年。
经过-14.1%、-15.7%、-9.6%的一季度三个月期缴保费负增长后,5月份负增长进一步收窄,不足8个百分点。且5月单月超过百亿元,环比4月实现2个百分点的正增长。
具体而言,期缴保费增长却不尽如人意。2018年前5月共有35家险企期缴保费出现同比下降:33家险企下降幅度超行业水平;仅有22家险企期缴保费出现正增长。
其中,华汇人寿、东吴人寿、吉祥人寿期缴保费同比下降最严重,幅度都在90%以上。
值得关注的是,工银、建信为主的银行系险企成为期缴正增长较快者。以长期保障型产品为主的转型中,成为了少数的“逆流而上”的幸存者。
银保为主险企面临巨大日保费平台下降压力
回归保障的大势下,无论是否愿意,所有公司重新站到统一起跑线上。需要重新审视整个业务条线,定位企业之诉求与愿景,探索属于自己的发展模式。
保险姓保的到来,保险市场回归保障将是一个动态均衡的结果。如果没有整体市场利率的上行,仅依靠监管的限制,可能会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情况。
如果没有监管限制,保险公司也有可能将保险产品设计的更加灵活化,以适应理财市场的变化。当两者齐备时,市场才真正地开始向保障转型。
而从长期来看,无论是短期理财,还是中长期理财,在市场利率上行预期下,相比银行理财产品的劣势将长期存在。开门红集中销售过后,以银保为主的公司,无论是短期理财还是中长期理财,都将面对巨大的日保费平台下降的压力。
典型者,过去几年中盛行的资产驱动负债型险企,大部分没有开拓出银保之外的可以上量的保费渠道。
这一点从5月寿险保费数据可以看出:5月寿险规模保费负增长依旧,4%。
33家寿险规模保费负增长的险企中大部分为资产驱动负载型险企:
安邦人寿负增长41%、和谐健康负增长67%、安邦养老负增长34%、人保寿险负增长21%、天安人寿负增长31%、工银安盛负增长48%、恒大人寿负增长22%、渤海人寿负增长55%、吉祥人寿负增长62%、中融人寿负增长53%......
而平安、太保等以个险为主的公司,保费增速依旧可观。
负增长依旧的国寿,缩窄负增长数字,以300亿元优势占据寿险老大之位。
值得关注的是,寿险公司未计入保险合同核算的保户投资款和独立账户本年新增交费3976亿元,同比增长28.9%。
今年以来的系列政策证明,加速转型时代的到来,银保窗口期已经关闭。
想起了某公司银保线条分管者留下的疑问:
看北美市场银保份额5%的数据,联想国内银保之路,伴随快速变化的社会变迁、行业进化,银保的历史使命是否已经告一段落?
当然,上市寿险公司银保新单也全部负增长,且负增长几乎都在50%以上。其中以太平和国寿为最,超过60%。相对而言,平安、新华、太保寿等三家以个险为主的公司,银保基数小、影响有限。
大护甲6号
暖宝保3号少儿门诊险,甲流发烧也能保,能报销的比例更高了!
慧择小马老师|1411 浏览
抵税利器中荷岁岁享护理险,买前必知的13个问题!
慧择小马老师|1475 浏览
短短3天,她帮客户要回了漏赔的100万!
慧择小马老师|352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