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保险“陪审团”有望成为改善行业口碑的良好开端

更新时间:2018-04-04 14:51

  保险业一直以来被消费者广为诟病的痛点——“理赔难”,或将通过“陪审团”机制得到改善。

  根据人民网等媒体4月3日发布的消息,近日,针对某一购买重疾险之后不久罹患重病的客户该不该获得赔付的问题,5000余名“陪审员”在24小时内给出了自己的意见。这是国内首次由“陪审团”决定是否理赔,而非保险公司说了算。这一制度今后若运行成熟,还有望复制到其他保险业务上。

  谈及保险,国人的心情可能会非常复杂。很多人本来并不讨厌保险,而是对保险有一定的了解愿望与实际需求。但也有很多人在“不喜欢营销行为”之后,开始滑向“不喜欢保险产品本身”。

  营销无德虽然影响了大家对保险内涵的正确认识,但真正让人止步的原因可能并不在此,而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难以改观的“交费易、理赔难”等保险乱象。

  作为客户,总是希望花最少的成本换来最大的保障,但保险公司总希望花最少的成本换来最大的利润。因为保险本质上是一种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活动,在这点上,保险公司和其他从事生产经营的企业没有任何区别。

保险“陪审团”有望成为改善行业口碑的良好开端

  然而保险同时又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金融服务,具有很强的契约性,几乎所有的保险产品都表现为一种措辞严谨、内容专业的标准合同条款。其基本条款和费率一般都由保险人事先拟定,不仅充斥着大量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且背后体现着与一般民事法律关系和一般经济合同不尽相同的保险基本原理和行业惯例,这使得即便客户跨越种种怀疑之后买了保险,也会发现自己往往已经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归根结底一句话:赔不赔、赔多少的话语权主要掌握在保险公司手里。

  真到所购保险派上用场的时候,过程之复杂与材料之繁琐暂且不论,保险公司定损一般都是往低了定,而当事人的心理价位则一般都是希望全赔,但最终解释权归保险公司所有,最终谁能如愿不言自明。

  应当说,保险业内也已经觉察到了这种现象,此前一些产品线上的变革可以体会到其自身的努力,包括显得奇葩的“中秋赏月险”、“雇员忠诚险”、双11“光棍节”的“脱光险”、平安夜“怀孕险”等险种。但这些保险品种很难说有多大的实际价值,其初衷可能还是倾向于借炒作来赢得关注,靠这样的手段当然难以重树业态,挽回失去的人心。

  个人体会,类似打车、租房,国内当前越具争议的领域,越需要有公信力,尤其为年轻一代群体所熟悉的有影响力的互联网平台企业进来“搅局”,则更有望“治愈”保险业的这一痛点。

  ““陪审团””这一机制设想的落地,宏观上得益于互联网大环境的开放性,微观上互联网平台的技术和场景功不可没。在透明、公开的环境下解决争议,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消费者个体层面理赔难、维权成本高的先天弱项有望得到救济,也有助于获得更为平等的话语权。

  同时,这一机制也有助于保险机构从消费者角度出发来提升产品和服务,让客户获得更为省心、简单的用户体验。

  与银行和证券业相比,保险业在国内三大金融行业当中,跟发达国家的差距最大。虽然我国保险业起步较晚,保险产品的内涵及使用价值与银行、证券产品也有较大的差异,但这更应该是行业奋力追赶的动力。

  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除了需要民众的支持与更多的参与,陪审员自身需要不受情绪轻易左右,能够理性评议,本着良心,不偏不倚地行使陪审员的裁判职责。万事开头难,好在我们终于等来了这个良好开端。

  保险理赔“陪审团”的出现,有望助力保险业改进之路,当然,“陪审团”自身裁决得到广泛尊重是前提,“陪审团”的裁决是否源自一个理智并且充满自信的过程,可以显着影响人们对裁决公信力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