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主任、教授郭金龙在《保险研究》发表署名文章,指出我国保险业正面临资产负债错配风险、利差损风险、退保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共6种风险,这需要在监管方面强化创新,形成有效识别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的方法,同时完善宏观审慎政策系统性风险评估框架,延伸传统监管边界。
动态发展:保险业风险随保险业演变发展应势而变
在郭金龙看来,保险业的风险与保险业的功能及保险业的演变发展密切相关。保险是经营风险的行业,从时间维度来看,传统的保险业是一种互助机制,组织机构形式基本上都是以相互制保险机构为主。因此,传统的保险业风险基本上都与所管理的风险相关,如产品定价过低、风险发生率超出预期等。而现代保险业的内涵和范围大大扩展,传统的承保业务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很多新型保险业务,如债券保险、巨灾保险等。
保险业在前进发展,保险业资产业务规模越来越大,重要性凸显,举例来说,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保险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全球金融危机形成链中,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形成机制和利益关系链条中,保险公司不仅充当了次级债券的重要投资者,成为次贷市场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而且通过其提供的按揭贷款保险和信用违约掉期等产品,大大增强了市场和投资者的信心,成为金融危机形成机制中的重要一环。
但随之而来的是保险业更加复杂的风险环境。从业务角度来看,郭金龙表示,“现代保险业的风险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负债业务(承保业务)带来的风险,如债券保险业务等,二是资产业务带来的风险,如投资的损失等;三是资产业务与负债业务的不匹配带来的风险”。
危机四伏:我国保险业面临资产负债错配等6项风险
着眼于我国保险业的情况,郭金龙总结了近几年我国保险业存在的主要风险。
首先是资产负债错配风险,“我国经济短平快式发展、片面依赖房地产行业以及经济转型周期到来等诸多问题,导致国内长期缺乏久期长、高收益的优质资产,保险业长期面临长线短配问题”,郭金龙举例道,“2013年至2015年,保险业15年以上的资产负债缺口分别为2.45、2.97和5.4万亿元,传统寿险、分红险、万能险调整后的资产负债久期缺口分别为2.16、3.97和0.39年,产险调整后的资产负债久期缺口为2.19年。
其次是利差损风险,郭金龙提供了一组数字,“近年来,部分保险公司大量销售高预定利率的寿险产品,部分长期寿险产品预定利率高达4.02%,中短存续期产品承诺的保证收益高达4%,并通过6%—7%左右的高回报率吸引客户。2015年10月24日以来,一年期银行存款基准利率为1.5%,商业银行五年期银行存款基准利率为2.75%—3.3%。部分寿险产品利差倒挂高达2.5个百分点,必须通过投资收益弥补这部分利差损。2016年险资投资收益率为5.66%,部分保险公司投资收益可能更低,可能无法弥补利差损,这类业务规模越大,保险公司利差损规模越大”。
退保风险同样值得保险业关注。“近年来,部分保险公司大量销售中短存续期产品,万能险投资账户新增款交费在整个寿险市场的占比快速拉升”,郭金龙提出,“2014年至2016年期间,万能险投资账户新增款占比分别高达23.18%、48.2%和54.7%,万能险投资账户形成了庞大的规模效应。一旦万能险投资收益未能达到承诺收益,或将导致大规模的退保现象,引发’羊群效应’,可在短期内造成保险公司现金流枯竭”。
与此同时,从市场环境来看,同样存在一定的风险。保险资金运用政策改革以来,险资投资渠道逐步放宽,郭金龙认为,“目前部分保险公司为追求高收益,在资本市场兴风作浪,频繁举牌上市公司,甚至干预上市公司经营管理过程”。同时,他强调,险资还通过海外投资,股权投资、非标资产等多种方式,与我国实体经济建立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大多数金融产品通过层层包装由简变繁,跨领域、跨产品传递风险加大,且这些产品多在场外交易,透明度低,投资链条长,监管较为困难。一旦保险业遭受较大的损失,可迅速引发多个链条和环节的危机,快速传导给实体经济及多个部门,危及中国经济的根本”。
此外,近几年我过保险业还面临一定的信用风险。“我国保险机构是债券市场的主要投资者,80%以上的险资主要配置于信用类资产。债券发行主体主要来自传统产业,受经济下行和结构调整的影响较大,潜在的信用风险隐患较大“。
相对于其他风险,流动性风险更有可能在短期内造成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不足。“针对近年来中短存续期产品风险,我国监管机构出台了中短存续期产品渐进式退出方案,2016—2018年期间,这些保险公司每年面临较大规模的现金流出风险,将对其现金流管理造成较大的压力”,另一方面,郭金龙提出,“为弥补这类高收益类产品的成本压力,部分保险公司另类投资以不动产为主,由于不动产投资期限较长,占用资金量较大,流动性较差,一旦保险公司出现大额给付、赔偿或退保事件,这就会使保险公司面临流动性风险,甚至触发系统性风险”。
创新监管:完善宏观审慎政策系统性风险评估框架,增强监管覆盖面
除了保险公司自身积极调整业务结构,优化资金配置以规避潜在风险外,还需要相关政策的监管加持。
“‘偿二代’运行以来,中国保险市场也经历了较大的变化,万能险业务的快速发展、部分保险机构在股票市场的短期炒作和投机等行为在带动保险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使得保险市场风险不断累计”,郭金龙认为,总体看,“我国保险市场保持健康平稳发展态势,“偿二代”风险管控能力正在经受市场的洗礼与考验”。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尚未形成保险业系统性风险识别的有效方式,未完成建成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的监管制度体系,“偿二代”在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监管方面的力度仍然较为有限”,因此,对于今后监管层的监管方向,郭金龙提出建议。
首先,“要加快完善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监管制度建设,尽快落实我国系统重要性保险机构监管制度建设,为监管提供有效工具和手段,同时,也要推进我国保险业系统性风险识别工具发展,加快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理论研究,形成有效识别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的方法”。
在保险资金运用方面,郭金龙指出,“要继续完善宏观审慎政策系统性风险评估框架,充分考虑保险资金运用跨行业、跨市场、跨国界风险,延伸传统监管边界,将保险资金运用纳入我国宏观审慎政策系统性风险评估体系,加强定量评估和定性分析,增强监管覆盖面”;与此同时,监管机构应将加强资产负债管理转为“硬约束”,切实扭转资产负债错配风险。
在监管手段方面,郭金龙提出要“加强创新监管理念,丰富监管工具,把’放开前端’和’管住后端’有机结合起来,灵活运用技术监管和监管干预,协调好一般监管和重点监管的关系”。
134号文落地已有三月,各保险公司在相应的调整业务结构,经历阵痛后的保险公司如何重新布局,缓解万能险调整导致的危机,还有待进一步观望。
大护甲6号
暖宝保3号少儿门诊险,甲流发烧也能保,能报销的比例更高了!
慧择小马老师|1411 浏览
抵税利器中荷岁岁享护理险,买前必知的13个问题!
慧择小马老师|1475 浏览
短短3天,她帮客户要回了漏赔的100万!
慧择小马老师|352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