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各大保险公司和BAT(百度、阿里、腾讯)的保险科技领域的先行者,谈到了以比特币技术为支撑的点对点保险服务、以区块链技术为支撑的智能合约,以及个人按需保险等新变化。
面对一大波新技术,保险业准备好了吗?与会人士呼吁,保险行业需要尽快从“保单制”进入"实人制",以“人”为中心,才能实现更大的发展空间。
畅想2020保险业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杨东表示,保险业痛点非常多,保险领域的技术化驱动可能是未来三到五年内对行业影响最大的因素。
杨东以英国保险科技发展为例表示,区块链技术为保险业提供的业务支持,将极大地提高速度和效率。以比特币技术作为支撑的点对点保险服务,可能发展成以去中心化方式来管理资金,在需要理赔时支付。这个系统中可能出现专业的保险机构。有公司已在尝试“个人按需保险”,并获得英国监管许可。
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数字办副主任马波勇表示,太保9月1日推出的“阿尔法保险”,当天达到20万的访问量,3天达到一百万、4天达到两百万。消费者对保险需求非常大。未来保险公司需要通过场景化、碎片化的新技术和工具去发现和满足需求。
不久前,平安金融壹账通“智能保险云”向保险行业全面开放保险领域的人工智能技术,蚂蚁金服向保险业开放“定损宝”这一定损理赔工具。众安保险旗下的众安科技,也和很多保险公司合作展开技术输出。
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为代表的新兴科技在保险业的运用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例如,在人工智能方面,平安、太保等公司将人工智能的技术应用于各个业务流程和服务环节,实现了承保、核保、定损、理赔和客服功能的智能化。区块链方面,保险业不断地进行应用性研究,有公司将区块链技术与农业产业结合,还有公司研发出嵌套了区块链技术的航空延误险。
“当前保险科技运用我们还处在起步阶段,也面临着诸如商业模式的改变、数据技术与监管等方面的挑战。”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秘书长助理黄睿智表示。
“保单的烙印太深”
金融壹账通金融科技总经理邵海峰表示,未来保险业需要迈过几个坎。
邵海峰称,不以“人”为中心的“保单制”管理方式,是保险业的先天不足。移动互联时代追求的是远程在线、实时。保险公司要想同时实现对真实的人、证件以及保单的判断,就需要从保单制跨越实名制,进入实人制。
第二个坎是数据。现有的保险业数据,与一个人在消费、理财、生活等不同场景的维度比,还只是沧海一粟。
吴逖也表示,从保单管理到用户管理,将是保险行业本质性的跨越。目前,保险公司有多少用户、保了多少台车,涉及多少家庭,并不容易厘清,因为保单的烙印太深,以至于整个行业围绕的都是收入、产品。“保险公司要在新的时代里面反观自身,把自己管理的体系扭转过来。”
“站在现在看2020年,对每个公司而言压力都很大。”邵海峰表示,“科技和数据建设上的投入,需要不同的保险公司去平衡远期目标和当期的关系。”
保险技术的平台化会越来越明显。“三年之后我们希望能够在行业里面产生一些公司,它们利用平台型技术服务垂直细分领域,体现保险的专业化服务能力,让更多用户真正感受到保险的能力和保险的服务。
长相安3号
暖宝保3号少儿门诊险,甲流发烧也能保,能报销的比例更高了!
慧择小马老师|1411 浏览
抵税利器中荷岁岁享护理险,买前必知的13个问题!
慧择小马老师|1475 浏览
短短3天,她帮客户要回了漏赔的100万!
慧择小马老师|352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