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非上市寿险转型突围各有高招

更新时间:2017-08-29 10:32

  【摘要】保险新规之下,保险公司带给股东的回报也在回归常态。与以往疯狂的持牌与创新不同,刚过半年的非上市寿险企业以净资产收益率(ROE)为指标的股东回报率较以往有所回调,前十的名单较去年底也出现了明显调整。

  突围秘诀:转弯及时,投资保驾

  对今年新上榜的国华人寿和交银康联来说,保费收入的增长及良好的投资表现是其后来居上的“秘诀”。

  国华人寿曾在2013年因“资产驱动负债”模式实现规模的快速扩张,此番由于及时调整了产品结构,而顺利实现突围。自去年3月起,保监会逐步加大了对中短存续期产品的监管力度。国华人寿审时度势,及时大幅缩减了中短存续期以及万能险产品的销售,转型走“优化与成长”的发展道路。

  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国华人寿实现规模保费359亿元,其中长期储蓄及风险型、保障型业务规模保费占比70%以上,中短存续期业务占比低于30%,中短存续期业务远低于监管要求的限额,业务结构持续优化。其上半年原保险保费收入实现342.6亿元,同比增长68.3%,占规模保费的95%。

  在投资策略上,国华人寿也及时进行了调整,改变了曾经高水平的投资收益率主要依赖较激进投资的策略,今年公司根据上半年市场情况和宏观经济因素,适当降低了股票、债券等资产投资比例,大幅增加信托计划、定期存款投资比例,使得信托投资占比23%,较年初增加12个百分点,定期存款占比8%,较年初增加3个百分点。

  而交银康联表示,“是多年积累的长期期缴高价值业务释放的承保利润和较好的投资收益共同创造了这一结果。”公司相关负责人向媒体人透露,交银康联在充分融入交银集团财富管理保障体系,积极发挥保险子公司的专业优势的前提下,也在着力打造资产管理能力,追求价值持续增长,兼顾效益和规模的平衡,取得承保利润和投资收益双轮驱动的可持续盈利模式。未来其公司将坚持“保险姓保”的监管导向,目前重点销售长期重疾、养老、财富传承等高价值高保障的期缴产品,争取实现高价值高保障业务的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地,后来居上且跻身三甲的信诚人寿2017年1-4月份的规模保费为75亿元,同比上涨55%。对此信诚人寿表示,主要得益于去年开始的业务转型的初见成效:“一是业务结构优化;二是队伍转型驱动业务转型,销售人员质量和能力提升。今年前四月,公司新单保费和续期保费均实现较快增长,其中新单保费同比增长81%,续期保费同比增长27%。”

  信诚人寿负责人表示:“为积极响应最新的监管要求,后续公司整体保障类产品占比还将进一步提升。”


  守业策略:挖掘特色,多管齐下

  相比各位后起之秀,合众人寿是连续入选ROE十强的寿险公司。其2017年上半年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56.2亿元,同比增长7%。其中上半年个人代理渠道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87.3亿元,同比增长60.2%。与此同时,2017年新单期缴保费收入36.6亿元,同比增长58.5%,占当期新单保费收入约64.8%。

  在接受《投资者报》媒体人采访时,其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上半年的收益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保费收入高速增长,特别是高价值个人代理渠道的保费增长;二是产品结构调整,在保持保费规模稳步增长的基础上,聚焦期缴和保障型业务,加快银保渠道转型,主动收缩中短存续期业务;三是费用使用效率优化,加大资源向一线业务倾斜,逐步转向以费差为导向,引导指标与费用效率的持续优化,实现了连续三年个险综合费用率的持续下降;四是稳健的投资策略。

  合众人寿多项手段磨练内功的努力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它在退潮后能守擂成功。

  在多方采访中,其他排名靠前的寿险企业也表示公司将积极开拓新渠道,主动向长期价值转型,调整产品结构。例如汇丰人寿称,目前正专注于银行保险业务,通过提供销售支持、培训服务、品质管理、产品创新等服务不断加强与银行的合作深度。大都会人寿表示,将继续坚持多渠道发展和聚焦价值成长,加速顾问行销和直销渠道的拓展,优化银保业务,推动团险业务转型,其传统产品开发模式也将转向以消费者洞察为驱动的模式。

  “以数字化战略为例,我们正利用大数据提供的消费者洞察来打造差异化和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目前大都会人寿已与包括BATJ在内的国内40余家垂直网站及电商建立了多元化的合作关系,通过网电融合,增强双方平台与客户的互动和黏性。此外,大都会人寿微客服自助服务平台保单服务功能已超过20项,全面覆盖新契约、保全、续期、理赔、热线、客户忠诚等6个服务模块,力求为消费者提供更便捷的服务。”大都会人寿还表示,在对中国多个大中城市的广大消费者进行周密调研的基础上,发现中国市场的核心客群具有国际化视野,并对保持健康持积极主动的态度。为此,大都会人寿在致力提供保险保障的同时,也竭力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健康解决方案。

  慧择提示:在新的监管导向的强力驱动下,今年上半年非上市寿险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十强座次发生了较大变化,稳健投资和价值转向成为部分公司突围晋级的有力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