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探索保险业与家政业的合作与发展

更新时间:2017-08-28 05:47
  对于当前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家政服务业,迫切需要一批有实力、有背景的企业进入并拓展,以期扩大规模水平,增加供给侧新产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创新思路,广泛动员社会资本参与,尤其是保险业等长期资金的投入,有利于加快建立完善的社会家政服务体系,保障“家政服务放心,老有所养安心”的行业目标顺利实现。

  家政业情况分析
  1、行业概述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更高生活质量的要求,我国城市家政服务行业蓬勃发展,企业数量也逐年增多。家政服务主要包括四大细分项:1、母婴护理;2、养老看护;3、小时工;4、其他类。据相关资料初步统计:目前全国家政服务业企业总数接近70万家,规模以上企业企业占20%。全国家政服务从业人员超过三千万人。整个行业的市场规模近2万亿元。这么大的市场,按理说应该有几个现代化的大企业。可在事实上,人们很少听到有关家政业的大企业和大品牌。在人们身边,大量充斥的还是小作坊。发展不稳定,成立得快、解散得快,经营状况有好有坏,因资金链断裂而导致家政公司破产的例子比比皆是。真正形成规模经营的企业很少,但行业需求很旺盛,资金人员缺口却很大,家政服务员呈现出文化程度偏低、流动性大、缺乏专业训练的基本特点。市场上普遍缺乏优秀的、有经验的、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家政服务人员。总而言之,我国家政服务业因资本规模水平较小,人员素质偏低,一直处于低层次发展阶段,急需社会资本强力介入,推动产业升级改造,促进服务端供给侧改革。
  2、养老服务政策利好
  养老服务政策利好不断,2016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发文《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6〕91号》,要求至2020年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全覆盖,并提出各地要把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摆在重要位置,加强协同配合,落实和完善相关优惠政策,全力建设优质养老服务供给体系。习近平总书记也曾提出“要着力发展养老服务业和老龄产业”的总体工作要求,2016年10月江苏省政协24日召开十一届三十五次主席会议,围绕加强江苏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开展协商讨论。要求切实抓好各项政策法规贯彻落实,着力解决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江苏特色的发展之路。《江苏省养老服务条例》中,提到鼓励家庭成员与老年人共同生活或者就近居住的要求,保障居家养老服务需求。

  保险业情况分析
  1、金融业支持政策层面
  当前中国及地方政府对家政服务业,尤其是养老服务,特别重视,推出了一系列的鼓励政策,如中国人民银行、民政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五部门发布了《关于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推动金融组织、产品和服务创新,改进完善养老领域金融服务,加大对养老服务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促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江苏省政府在《江苏省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提到:拓展保险服务功能,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适应人口结构、家庭结构变化等需求,积极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加快发展满足老年人保障需求的健康养老产品,实现医疗、护理、康复、养老等保障与服务的有机结合。
  2、行业层面
  中国保险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快车道,2016年底中国保险业原保费收入3.1万亿元,行业总资产达到15万亿元,(注:行业整体资本实力雄厚,具备持续注资的能力,有能力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服务),全行业实现利润近两千亿元,连续三年盈利保持在两千亿水平。保险从业人员人数突破600万人。(注:其中超过60%以上为女性,年龄层次也主要集中在30岁以上,这与家政服务业人员要求高度契合),保险业地区网点化的经营模式也与家政连锁化经营方式有相似之处。更为重要的是,经过多年的行业监管整治,保险从业人员的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与进步,可以说,保险业在社会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已经具备一定的实力与基础。
  “跳出保险看保险”,保险与家政两个看似不相关的行业,但在行业发展阶段、人力层次、网点模式、服务属性等方面都有一定相拟互补性,存在着合作需求。存在即合理,这就需要我们跨行业调研,开展理论探索研究。以下为笔者对保险与家政的合作分析的整体阐述以及建言建议,希望能够为保险业创新发展贡献自身力量。

  保险与家政合作分析
  (一)保险与家政的合作方式
  1、保险产品嫁接嫁接月嫂育儿服务,当前我国金牌月嫂、育儿服务却很少,保险业完全可以从月嫂育儿方面着手,设计出相关保险产品,由保险公司通过收购、创建月子中心、月嫂育儿服务机构,以达到家政服务业与保险业的融合创新。例如:消费者事前通过购买相应月嫂育儿理财保险,保险公司提供优质月嫂育儿等系列增值服务,月嫂育儿服务品质也可以得到保证,同时也促进相应女性营销员再就业上岗,增加营销员收入,一举多得,服务民生。
  2、保险产品配套居家养老服务,提供跨界供给侧服务产品,将保险服务与养老服务打包设计成一项的综合性服务类产品,满足顾客需求,提升我国家政服务业产品供给侧规模水平,顺应人民群众消费升级的需求,提供高品质的服务供给,促进民生和谐,利国利民,意义深远。
  3、设计长期护理保险与家政服务相结合的保险产品,具有一定的理论前瞻性,同时也具有可操作性。近年来国内关于长期护理保险的呼声愈加强烈,而根据国外已有产品施行的情况来看,单独施行长期护理保险在国外销售情况并不好,投保率一直处于相对低水平。而另一方面有钱未必就能够购买到优质的居家养老服务。当前我国金牌家政服务人员、优质家政服务公司供不应求,设计长期护理保险与家政服务相配套的保险产品,能够更加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增加保险家政业供给侧产品非常重要。
  (二)保险与家政融合的重要作用
  1、两业融合可以相互成就、相互提升,保险业通过对家政服务业的融合,能够提高行业品牌美誉度,同时促进保险销售;家政业通过保险资本的介入,能够做大做强,推动行业供给侧改革进程,好处多多。
  2、两业融合为破解中国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困局,提供有益补充。当前中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高品质养老服务的巨大缺口,让人们不愿意冒“有钱而无处养老”的风险,进而削弱了参加“以房养老”保险的愿望,国外的养老院模式,是以居民的经济水平及完善的养老服务设施为基础的,我国国情远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增加设计相关配套的居家养老服务产品,提升服务类养老产品的黏性,符合中国当下国情,可以满足中国“9073”养老模式(即居家养老)的需要。有助于扩大销售水平,提升品牌形象,甚至可以结合增值服务如电话提醒吃药服务,送餐服务,提供预约专家挂号服务等,以期形成中国居家养老服务的“大数据”库,益处多多。
  建言
  家政服务业既是涉及亿万群众福祉的民生事业,也是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随着二胎政策、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和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服务对象群体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需求持续增长,对扩大家政服务有效供给提出了更高要求。鉴于此,笔者大胆建言提出:“借助保险业精算优势,将保险服务、家政服务、家庭医生等增值服务打包设计成一项的综合性服务类产品,满足服务需求,全面提升家政服务业供给侧规模水平”的设想,预期可以部分有效解决地区日益严重的家政服务供给不足问题,充分发挥了金融保险业在支持家政服务业快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推动家政服务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真正实现支持家政服务业和自身转型发展的良性互动。建言具体有以下两点:
  1、南通市作为全国知名的三线城市,经济体量合适,人文气息浓厚,教育风气蔚然,保险机构数量在三线城市中全国领先,是中国最佳宜居城市与老龄化程度最严重的地区。是人社部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城市之一,江苏南通完全可以作为保险与家政服务合作的全国先行试点。借引入保险业与家政服务业合作创新机制,提供居家服务配套保险产品,并与家政服务公司合作,设计专属家政服务APP系统网络平台,可定位至辖内社区,实现网络化定点服务,建立全面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新模式。待此试点模式成熟后,可以将该项家政服务连锁模式复制到其他城市,辐射至全国。甚至也可以政府民政部门、金融办等牵头并参股,国有、民间资本一同出资,成立以家政服务为特色的人寿保险一级法人机构,其经营范围也以从保险产品、家政服务拓展到高空作业、人身安全等多个方面,充分与保险服务产品有效结合,造福百姓,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2、建言可借学习发达地区经验,引入国外或(中国台湾)有实力的养老服务公司,进行保险业与养老服务产业的尝试与合作,如能够借引入台资养老产业来大陆的契机,将海峡两岸关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最终能够成功引入的话,在政治上、经济上、养老经验学习上都是益处多多,将有可能成为自2016年5.20之后,台资对大陆最大一笔养老产业投资。对民生福祉、对社会保障、对地方经济、对地方税收财政、对下岗人员再就业都是共赢。
  综上所述,随着居民消费要求的不断提高,未来的金融保险业将紧紧围绕“服务”主题做文章,建言中提出的“引入家政服务主题,实现保险业与家政业的有效融合”的想法,对未来保险业发展提出了新的研究方向,需要开展跨部门、跨行业联合研究,不断探索、努力开拓,获取相关基础数据,丰富服务业理论与实践探索模式体系,笔者也制作整理了相关保险与家政服务业合作发展可行性研究报告等材料,假以时日,待各项基础条件成熟之后,也可以进行有益尝试。为保险业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保险业与家政服务业的有效融合,可以有效,吸纳社会就业,增强营销员归属认同感,提升保险业品牌知名度、百姓认同感,反哺促进保险行业的保单销售,对保险保费的跨越式增长也有极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