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自限房价并不能治本

更新时间:2011-12-09 14:11

  投资分红保险划算么?重疾分红险,投资保障两不误。
  【摘要】实际上,房价上涨的最大动因、房价中的最大组成部分,就是土地出让金。那么在土地出让金作为各地财政的命根子的前提不改变的话,中国的房价也就不可能降低。
  高房价必然最终带来高物价,而高房价与高物价在对百姓影响程度上又有不同,高房价是挡住了百姓买不起有产权的住房,但可以通过租房、到比较偏僻的地区购房等途径解决。而高物价特别是这几年的居民赖以生存的日常生活消费品一路飙升,对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居民的影响太大了。
  把房价控制目标制订为新建住房价格的涨幅低于当地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幅度,在目前房价处于高位且仍然处于上升通道来说,实质上就是容忍房价继续上涨。目前中国的房价过高,无论是从“房价收入比”和“房价租金比”来看,数据都很离谱。因此,这种房价控制目标,会导致老百姓离房屋市场越来越远。即使是北京提出的“稳中有降”的目标,由于“稳中有降”的幅度语焉不详,如果降低幅度在10%以内,看起来下降幅度非常明显,但是老百姓还是买不起。所以,许多城市的房价控制目标,离刚需的期待还有很大的差距。
  从2000年以后,中国的房屋价格高歌猛进,不少地方这10年来房价上涨有5~10倍之多,特别是2009年,不少地方房价上涨幅度超过50%。而在这段时间,中国的居民收入水平上涨幅度就小多了。2000年,全国的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大致在6300元左右,其中北京、上海分别是10000元和12000元左右。而到了2010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为19000元左右,其中北京、上海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分别为21000、32000元左右,增长倍数最大的也只有3倍。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严重跑输房价的增长,所以中国的房屋价格才显得贵了起来。因此,调控房价,还不如考虑如何让全国老百姓的收入快速增长,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
  所以,归根结底,调控房价,必须解决土地出让金问题,解决各地依赖土地财政的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涉及到要解决目前分税制中的地方财权和事权的不匹配问题,也就是地方事权大、财权小的问题。所以,真正解决中国的房价问题,控制房屋价格上涨的态势,要么是减少地方的事权,要么是扩大地方的分税比例,或者是财政税收的返还比例和转移支付的比例。如果解决了这个问题,各地就有动力扩大保障房和廉租房的建设,也就给予房价下降提供了市场的基础。这样做了,房价自然就会在市场的作用下趋于合理。
  解决居民的人均收入增长过慢的问题其实还解决不了中国的房价过高的根子问题。因为虽然中国的人均收入看起来10年间也增长了2~3倍,但是考虑到中国的财富和收入的分配与分布,那么就可以看出大多数人的财富和收入与房价的差距,要比人均收入与房价的差距更大。根据有关部门在2010年4月发布的调研显示,我国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从1997年到2007年,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从53.4%下降到39.74%。结果就是,很多普通家庭的收入和财富,与其当地的房价水平产生畸形的不匹配。不解决这个问题,调控房价难以获得长效,实际意义也有限。
  中国的房价、油价平均已经高过美国的一倍,居民日常消费品许多也已经超过了美国以及世界大多数国家。高物价、高房价会不会吓跑世界各国涌向中国的人才,吓跑中国的人才移居海外,吓得留学人才不敢归国,吓跑外企纷纷出走东南亚。
  慧择提示:高房价高物价都是不合理的,但是,这样的病态发展并没有因为国家的调控而变为正常,国家一剂一剂猛药下到底能不能治好房地产市场的病现在还不好说,所以当前保护好自身安全才是最重要的,慧择向您推荐以下产品,供您参考。

产品名称:幸福祥鸿重疾保障计划(分红型)
推荐指数:
1、保障至88周岁,生死两全,可作为养老金
2、高额返还,满期多倍返还
3、每年可领取红利,积极抵御通货膨胀
4、保障40种重大疾病,按保额100%给付保险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