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CTR市场研究进行了中国城市居民金融理财需求及金融品牌追踪研究,该调查以追踪居民金融理财需求变化、评估金融品牌市场表现为主要目的,采取随机电话访问方式,访问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八大城市的2407个居民。调查显示,保险已成为居民重要的金融资产,保险市场依然由中国人寿和平安保险两大巨头主导,但未来竞争格局将发生变化。
保险在家庭金融资产中已占有一定位置,未来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调查显示,在8大城市中,有四成家庭居民拥有商业
寿险,保险的渗透率超过股票和基金,成为仅次于储蓄的第二大类金融资产;在一线城市,保险在家庭户的渗透率达到44%,高于二线城市8个百分点;而不同收入人群的差异更为明显,中高收入家庭拥有商业寿险的比例在五成左右,而低收入者中拥有保险的比例则仅为三成。
从保险在家庭金融资产的比重来看,目前保险资产已占城市居民家庭金融资产的12%,略低于股票(17%),与基金基本持平(10%)。这一比例与发达国家有明显差距,以美国为例,1980年美国家庭的保险资产比重已占到金融资产的26%,2005年开始基本稳定在30-32%的水平,这显示中国寿险行业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未来购买意向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未来一年有12%的居民表示会考虑购买商业寿险,尽管这一比例与购买股票和基金的意愿(均在30%左右)有较明显差距,考虑到寿险产品在消费者购买行为中属于忽略品(即消费者通常不会主动考虑的产品),在营销人员的推动之下,居民实际的寿险购买率将有大幅增长。
保障类
险种为主流,投资险崭露头角
从保险类型方面看,保障类型的险种(健康、养老、
意外险)是居民现在购买的主要险种,也是未来一年的主要购买险种。在购买了保险的被访者中有超过半数的居民(52%)购买了健康险、四成多居民(43%、43%)购买了养老险和意外险。一线城市用户对健康险和意外险的购买比例更高(55%、50%),明显高于二线城市(46%、43%)。
伴随着投资理财市场的蓬勃发展,投资类险种也开始受到青睐,在购买了保险的被访者中有20%的居民购买了投资类保险。一线城市中这一比例达到24%,超过二线城市10个百分比;高收入人群对投资类保险的需求则更为强烈,购买比例达28%,分别高于中、低收入者(18%,20%)10个百分点左右。保险公司的销售数据也说明了投资类险种受到消费者追捧,以专注于投资连结险的瑞泰人寿为例, 2005年保费收入仅为0.68亿元,2006年跃升至5.4亿元,2007年1-10月保费收入更突破15亿元。
竞争格局稳中有变,未来竞争将加剧
保险是中国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金融领域最早对外开放的行业,从目前来看,以中国人寿和平安保险为代表的中资公司在市场中占据绝对主动地位,但在一线城市,友邦为代表的外资公司已经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未来竞争将更为激烈。
分析表明,中国寿险市场目前总体的竞争格局较为稳定,竞争主体可划分为强弱分明的两大阵营,中国人寿和平安属于明显强势品牌,既有很强的保持现有客户的能力,又有很强的吸引新客户的能力,而其他品牌基本属于弱势阵营。
调查显示,中国平安和中国人寿的无提示认知率均高达40%,领先第三位的太平洋人寿(23%)近20个百分点。两大强势品牌在不同级别城市间呈现出一些差异,一线城市居民对平安的认知领先于中国人寿(46%、39%),而在二线城市,中国人寿有明显的认知优势(43%、34%)。在未来购买意向方面,两大品牌不分伯仲,各有16%的居民表示未来将考虑平安和人寿,其他品牌选择比例则均未超过6%。
保险业格局虽然总体上未发生明显变化,但在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已呈现出一些变化。友邦保险在一线城市表现突出,分析表明,友邦保险的客户忠诚指数为0.99,略高于市场平均水平(0.91),但吸引力指数高达1.45,远高于市场平均的0.96,也大幅领先于中国人寿和平安,具有明显的成长品牌特征,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随着外资寿险公司分支机构的增加,以及销售队伍的壮大,外资公司的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中国寿险业未来竞争将会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