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佳木斯失业保险条例简介

更新时间:2016-12-09 11:06
  【摘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国务院《失业保险条例》以及《黑龙江工伤保险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佳木斯市实际,佳木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制定了佳木斯失业保险条例,下面我们看看失业保险条例具体内容是什么?

  失业保险基金
  第七条 失业保险基金在设区的市实行全市[含所辖县(市)]社会统筹,其他地区在失业保险登记范围内实行社会统筹。
  第八条 失业保险基金的来源;
  1、单位缴纳的失业保险费
  2、个人缴纳的失业保险费;
  3、失业保险基金的利息收入;
  4、财政补贴;
  5、法律、法规规定纳入失业保险基金的其他收入;
  第九条 单位必须按照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缴纳失业保险费,个人必须按照本人工资的1%缴纳失业保险费。农民合同制工人本人不缴纳失业保险费。
  财政计划单列县(市)失业保险基金不敷使用时,由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调剂,调剂后仍不敷使用时,由同级财政部门给予补贴。
  第二十二条 县(市)、市(行署)需要调剂金,由其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向同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经上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批准,并经财政部门复核,调剂使用。财政计划单列县(市)需用调剂金,由其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向同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经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批准,并经财政部门复核,调剂使用。调剂金的使用按照本条例第十九条所列项目支出。
  第二十三条 失业保险调剂金的筹集、调剂使用以及地方财政补贴的具体办法,失业人员的职业培训、职业介绍补贴费用使用办法,由省人民政府规定。

  失业保险待遇
  第二十四条 失业人员具备下列条件的,可以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1、单位及其个人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1年以上并足额缴纳失业保险费的;
  2、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
  3、按照规定进行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按照规定同时享受其他失业保险待遇。
  第二十五条 失业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继续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1、重新就业的;
  2、应征服兵役的;
  3、移居境外的;
  4、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5、被判刑收监执行或者被劳动教养的;
  6、无正当理由,两次以上不接受当地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或者机构职业介绍的;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的。
  第二十六条 失业保险金标准由失业保险统筹地区按照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高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标准20%的原则,根据当地同期城市居民人均收入、人均消费水平等情况,提出方案,报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后,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和本人按照规定累计缴费时间满1年,领取2个月的失业保险金,但最长不得超过24个月。失业人员重新就业后,再次失业的,缴费时间重新计算,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可以与前次失业应当领取而尚未领取的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合并计算,但最长不得超过24个月。
  第二十七条 失业人员符合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按照规定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享受失业保险待遇期满仍未重新就业的失业人员,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两年的,可以继续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其领取失业保险金标准为原标准的80%,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停止领取失业保险金,按照规定享受养老保险待遇。
  第二十八条 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的医疗补助金按月发给,其标准为:
  1、缴费时间不足5年的,为本人失业保险金的6%;
  2、缴费时间5年以上不足10年的,为本人失业保险金的8%;
  3、缴费时间10年以上的,为本人失业保险金的10%;失业人员在失业期间因患严重疾病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指定医院住院治疗,经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指定医院批准,予以报销医疗费的70%,总额不得超过本人10个月的失业保险金,住院治疗期间不再按月发给医疗补助金。
  第二十九条 女性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生育,并符合国家计划生育规定的,经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批准,一次性发给本人3个月失业保险金的生育补助金。
  第三十条 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死亡的,其丧葬补助金按照当地在职职工死亡丧葬补助金标准执行,参与犯罪活动而死亡的除外。
  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死亡的,一次性发给其供养的配偶、直系亲属抚恤金,具体标准为:
  (一)供养1人的,为死者生前12个月的失业保险金;
  (二)供养2人的,为死者生前18个月的失业保险金;
  (三)供养3人及其以上的,为死者生前24个月的失业保险金。
  第三十一条 单位招用的农民合同制工人连续工作满一年,本单位已缴纳失业保险费,劳动合同期满未续订或者提前解除合同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将单位为其缴纳的失业保险费作为生活补助金,一次性发给本人。

  管理与监督
  第三十二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管理失业保险工作,履行下列职责:
  (一)宣传贯彻实施失业保险法律、法规;
  (二)负责制定失业保险工作的发展规划;
  (三)指导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工作;
  (四)对失业保险费的征收和失业保险待遇的支付进行监督检查;
  (五)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规定由其履行的其他职责。
  第三十三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具体承办失业保险工作,履行下列职责:
  (一)负责失业人员的登记、调查、统计和管理工作;
  (二)按照规定负责失业保险金的发放管理;
  (三)按照规定核定失业保险待遇,开具失业人员在指定银行领取失业保险金和其他补助金的单证;
  (四)拨付失业人员职业培训、职业介绍补贴费用;
  (五)为失业人员提供免费咨询服务;
  (六)受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委托,进行与社会保险费征缴、发放有关的检查、调查;
  (七)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规定由其履行的其他职责。
  第三十四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地方税务机关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公开失业保险办事制度,认真履行规定的职责,接受社会监督。
  第三十五条 单位在与个人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时,应当为其出具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告知其按照规定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权利,并将失业人员的名单自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之日起7日内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备案。
  失业人员应当在30日内持本单位为其出具的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经指定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认定后,办理失业登记。失业保险金自办理失业登记之日起计算。
  失业保险金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月发放。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为失业人员开具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单证,失业人员凭单证到指定银行领取失业保险金。
  第三十六条 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由其户籍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或者镇人民政府配合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进行管理。
  单位成建制跨统筹地区转移,失业人员跨统筹地区流动的,失业保险关系随之转迁。
  第三十七条 失业人员重新就业时,应当10日内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有关手续。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在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期满前30日内告知本人。
  第三十八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者地方税务机关依法对单位缴费情况进行检查时,被检查的单位应当提供与缴纳失业保险费有关的用人情况、工资表、财务报表等资料,如实反映情况,不得拒绝检查,不得谎报、瞒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者地方税务机关工作人员对与缴费有关的资料可以记录、录音、录像、照像和复制,但应当为缴费单位保守商业秘密。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者地方税务机关工作人员行使前款所列职权时,应当出示执行公务证件。
  第三十九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有权举报有关失业保险费征缴的违法行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者地方税务机关应当及时调查,按照规定处理,并为举报人保密。
  第四十条 失业保险基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由财政部门、审计机关依法进行监督。
  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及其所属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
  第四十一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所需经费列入预算,由财政部门拔付。

  慧择提示:佳木斯失业保险条例对失业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待遇和管理和监督等方面作出具体介绍,保障了失业人员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对其再就业具有促进意义,并且佳木斯失业职工也可以根据条例相关规定获得领取相应失业金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