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上海保险体系逐步完善

更新时间:2016-11-15 10:07

【摘要】日前,上海推广建设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保交所也正处于运行状态。种种迹象表明,上海保险业围绕保险新“国十条”的贯彻落实,主动改革、锐意创新,取得了长足发展。

  首先,保险市场体系逐步完善。今年6月,上海保险交易所正式开业,这是我国设立的第一个保险要素市场,将成为保险、再保险和相关衍生品的集中交易平台。总规模达3000亿元的中国保险投资基金落户上海,进一步增强了上海在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和长三角经济带建设中的龙头地位。在保险机构集聚方面,上海人寿、太平洋保险养老投资管理公司、太平养老产业管理公司开业,泰康资产管理、苏黎世财产保险、昆仑健康迁址上海。全国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在线落户上海,全国首家专业再保险经纪公司—江泰再保险经纪落户自贸区,全国11家航运保险营运中心全部设立在沪。截至目前,在沪保险总公司55家,约占全国总数的1/4,其中包括外资保险总公司28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7家,占全国的1/3。上海保险机构量多质优,类型丰富,功能齐备,外向度高,已经形成现代保险市场体系雏形,上海在全国保险业的地位更加凸显。

  其次,上海保险业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郑杨表示,目前,全市共有28家外资保险公司,数量位居全国第一,约占全国总数一半;劳合社、安联、安盛、美亚、东京海上等一批国际主要保险机构在沪设立了子公司和分支机构;此外还有近30家外资保险公司在沪设立了代表处。2015年,上海航运保险协会代表中国保险业正式加入国际海上保险联盟,有力提升了我国在全球航运保险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复星国际收购美国、葡萄牙等国海外知名保险公司,上海环亚保险经纪公司在英国设立子公司。同时,在国际船舶险、货运险等部分业务领域,上海保险市场在国际上已具有一定影响力。

  目前,上海保险市场创新持续活跃。近年来,一批保险创新试点在上海先行先试。在全国率先实施了航运保险产品注册制重大改革,已注册产品1200多个,超过近五年备案制审批产品总和。在全国创新开展了保险专业中介机构股权信息监管重大改革,从源头上规范保险中介市场治理。创新推出道路交通事故“快处易赔”。在服务科创中心建设方面,首单“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在沪落地,推出国内首款创业保障保险“科创E保”,科技型中小企业履约保证保险顺利推广。保险业正在从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支持上海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慧择提示:上海保险业正处于逐步完善的过程中,首先,上海保险交易所正式开业,在沪保险总公司达到55家;然后,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共有28家外资保险公司;最后,保险市场不断创新,开展不同的保险创新试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