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96年,新华保险、
泰康人寿、华泰保险、永安保险和
华安保险相继宣布开业,今年五家险企迎来20岁生日。在年满20年的五大险企中,新华保险率先实现上市,而华泰保险的集团化步伐迈得最快,泰康人寿正在加速推进,与此相比,财险公司永安与华安的发展明显迟缓。
规模——新华泰康拔头筹
对于保险业,20年发展可谓风云变幻,回头再看五家险企,目前在规模发展方面已分高低。
无论是总资产,还是保费规模,新华保险和泰康人寿已经遥遥领先。 截至2015年末,两家公司的总资产均在6000亿元左右,规模保费900亿元上下,一度冲击寿险第一梯队。不过,新华保险与泰康人寿所从事的业务为人身险,大量理财型保险和养老保险成为拉动业务发展的引擎。
同时,新华保险与泰康人寿在业务结构方面较为相近,均在1996年8月注册成立的首批股份制寿险公司之列,同样由十多家中资公司参股组建,2000年下半年又不谋而合地完成了对外资机构的招募入股。这两大公司抢在2001年之时、保险业全面开放之前,开始跑马圈地,扩张分支机构,一跃成为全国性寿险公司。不过,受制于人才的紧缺和资本的局限,两家公司又都产生了快速扩张后的消化不良,财务压力持续多年。
与此相比,同王梓木掌舵下的华泰保险在业务规模方面显得要迟缓不少。华泰保险起家于财险,是五家公司中惟一的全国性财险公司, 其他两家永安、华安在成立之时就被定义为区域性财险公司。资料显示,在经历了20年发展之后,华泰保险的总资产规模为100.63亿元, 永安保险和华安保险的总资产则分别为122亿元和140亿元。
集团化——华泰最早、泰康直追
随着保险业快速发展,市场主体不断增多,不少社会企业正在排队等牌照。而现在的险企也在不断向更多的保险业务领域甚至互联网金融领域扩张,试图建立金融保险集团。
在打造集团模式方面,华泰保险率先发展。据了解,华泰保险前身华泰财险于2005年建立华泰人寿,通过改制重组成立华泰控股,2011年9月,华泰保险集团正式成立。目前华泰保险集团旗下拥有了财险、寿险和资管、基金等牌照。
与华泰相比,泰康人寿在集团化发展方面算得上后起之秀。泰康人寿首先于2006年成立泰康资管公司,在业务方面则更注重养老产业化发展, 并在行业率先发展互联网保险。去年,泰康人寿拿下了互联网保险牌照——泰康在线,专营互联网财险业务,完善了泰康人寿在集团化发展的框架。近日,泰康保险集团终于如愿获批,泰康拥有了寿险、财险、资管、养老等保险牌照。
在发展模式方面与泰康最相似的新华保险,虽然在上市方面走得较快 (2011年12月A+H股公开发行),但是在集团化发展方面将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目前新华保险申请财险牌照还没有提上日程。
相较上述三家险企,永安保险和华安保险的发展境况明显脱轨,业务难上台阶,股东变化不断,高管也在走马灯一般变换中。
盈利——泰康投资表现最抢眼
据了解,传统保险业经营利润主要来源于费差、死差与利差,也就是说,通过节约成本换盈利,通过精算以及控制出险率来增加收入,通过保费投资来提升盈利水平。在很长一段时间,保险业追求的是回归保障,依靠承保来实现盈利,然而在中资险企中很难做到,因为,投资显得异常重要。
近年来,保险业投资不断开闸,投资范围拓宽,提升了险企的盈利能力。纵观成立20年的五大险企,泰康的盈利能力表现最强,在于依靠其组建的资管公司和投资团队。据悉,较早推出投连险的泰康人寿,在这一险企给投保人创造的收益在行业中名列前茅。去年泰康人寿实现盈利106亿元,投资收益为486亿元。
与此相比,作为上市公司的新华保险,虽然与资本市场联系最为紧密,但投资方面与泰康相比稍逊一筹。去年,新华保险实现盈利86亿元,投资收益456亿元。
在经营方面,华泰表现得最为稳健,较早就引入外资股东,2000年之后用整整三年实施战略转型,提出质量效益型发展,虽然盈利能力不及泰康和新华,去年盈利16.5亿元,不过曾在2006-2010年期间,财险保费收入仅占财险业同期的1%,但累计实现净利31.8亿元,占同期财险行业净利润总额31%,被行业标榜为“华泰现象”。
同样为财险起家,永安保险与华安保险业务较为单一,投资拉动业务,逐渐实现了盈利。去年永华保险实现盈利仅为8.33亿元,华安保险实现盈利仅7.63亿元。
慧择提示:在五家20岁险企中,新华、泰康的规模是最大的,截至2015年末,两家公司的总资产均在6000亿元左右;而集团化中,最早的是华泰,而泰康在今年也获得集团化的批准;盈利方面,泰康投资表现亮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