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迎接"全民保健"推进商业健康险发展

更新时间:2008-11-05 14:57
  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党的“十七大”报告(简称“报告”)首次提出到2020年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这一关乎13亿百姓民生健康保障的目标愿望。自此,人人向往的“全民保健”这一美好愿景,有了一个明确的时间表,在这一全民健康保障体系中承担“补充”作用的商业健康保险,将会迎来怎样的一个未来?
  
   “报告明确了商业保险在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作用,这是企业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同时提示我们要全面提高健康保险竞争力,这意味着我们要在推进完善全民健康保障体系的过程中谋求发展壮大,更好发挥应有的作用。”
  
  自2005年开业以来就在专业健康险领域承担“拓荒者”角色的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人保健康”),其新任掌舵者——李玉泉总裁近日接受了本报专访,详解了在新的发展条件和历史使命下,作为第一家专业健康险公司,在商业健康险即将迎来的加速发展期其生存之道和发展战略。
  
  在履责中提高“竞争力”
  
  记者:全民健康保障体系既需要政府和社会组织提供最低医疗保障,又需要社会保障部门提供基本医疗保障,还需要市场提供商业健康险满足社保人群补充性医疗保障需求和中高收入人群较高层次医疗保障、健康服务需求,这一定位明确了商业健康险肩负着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社会责任,企业如何在承担社会责任中提高自身竞争力?
  
  李玉泉:报告描绘出我国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的初步形态,要让全体人民“病有所医”,昭示我国即将步入全民健康保障时代。作为社会保障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商业健康保险只有积极参与全民健康保障体系建设,才能最终赢得发展机遇和社会地位。在承担社会责任过程中,企业要从“以人为本”立场出发,站在完善全民健康保障体系的高度,提供多层次健康保障服务。
  
  首先,商业健康险能够提供社会保险的补充性业务,如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提供补充性医疗保障服务,其次提供纯商业性的医疗保障服务,如中高端医疗保障服务,包括社会保险未能提供的长期护理险、失能收入损失险和健康管理服务等。
  
  为提高竞争力,商业健康险要发挥专业优势,如推行“健康保障+健康管理”服务计划来拓宽服务领域,建立与医疗服务提供者风险分担、利益共享机制,通过医疗服务全程管理促进医疗资源合理利用,开拓与健康保险业务相关的健康服务市场,拓宽服务领域。
  
  目前,全民健康保障体系建设仍存在明显不足,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较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参保人员个人负担较重,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试点刚刚启动,配套措施尚未到位等,要解决这些问题,除加大国家投入、理顺制度体制关系、加强医疗服务管理外,商业健康险市场化运行机制、灵活的运作模式和专业技术优势等显得尤为重要。
  
  创业期的“超常规”战略
  
  记者:一方面政府将大力推进全民健康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一方面商业健康险发展所需的相关环境和配套政策还不到位。尤其在专业化发展趋势和新形势下,要提高与同业尤其是综合性寿险公司同台竞技的能力,人保健康下一步确立了何种发展战略?
  
  李玉泉:从现在到2010年,人保健康仍处在创业期,最大现状就是规模偏小,整体实力不强,服务全民健康保障体系建设的能力还相当薄弱。面对“全民保健”的新形势,我们确立了“十七大”精神指引下的创业期“超常规”发展战略,以求快速越过生存线,全面拓宽服务领域,扩大保险覆盖面,最终提高企业竞争力。
  
  首先基于中国人保集团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要求,我们明确了新时期的发展目标,即基于创业期“超常规”发展基础,再经5年努力,在“十二五”期间把公司建设成理念先进、制度科学、技术领先、影响广泛的大型专业健康险公司,争取“十一五”期间实现保费收入逾百亿元、资产规模逾百亿元,迈入中型保险公司行列,争取实现“6年平、7年盈”的盈亏平衡期目标。
  
  为此,我们重点推行专业化经营理念下的“321”发展策略,即“建好3条线,驱动2个轮,打造1条链”:实现团险、银保、个险三条业务线全面快速发展和结构平衡;实现承保业务、投资业务双盈利;通过健康保障和健康管理有机结合延伸业务链,拓宽业务领域和增加盈利来源。
  
   2008年是实施创业期“超常规”发展战略的关键年,我们的经营目标是努力实现保费收入比2007年翻一番,达到40亿元,业务结构由目前团险业务占比过大,逐步过渡到个险、团险、银行保险三大业务协调发展,由短期业务占绝对比重逐步实现长期业务、短期业务协调发展,投资收益率要确保达到行业平均水平以上,并力争达到行业领先水平,争取新设10家左右省级分公司,基本完成省级机构的全国性战略布局,同时机构设置将打破行政区划,按区域经济特点设置分支机构,重点在经济发达、保源丰富地区进行战略性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