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股市震荡和利率下行的环境下,使得股市资金和理财产品资金纷纷流至保险产品。根据统计显示,四家
上市保险公司基本完成了全年
保费目标。而且在接下来的时间内,上市保险公司将会进一步优化保费结构。
保险行业尤其是
寿险领域的关键保费指标,一路行驶在高速公路上。持续受益于代理人数量的高速增长和
分红险收益率的相对吸引力提升,今年10月单月,在核心指标“个险新单保费同比增幅”上,全行业总体保持在20%左右水平线。而这样的高增速态势,至少有望维持至今年年底。
多因素合力助推10月保费高增速持续。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驱动因子是,在股市震荡和利率下行的环境下,部分股市资金及理财产品的资金分流至保险产品。尤其是由于分红险盈余结算的滞后性,使得分红险收益率在下半年仍维持高位,相对于银行理财和信托产品吸引力较高。此外,保监部门对保险代理人资格核准等行政审批事项的简政放权,直接引致保险代理人数量持续保持高速增长。
作为行业标杆龙头的4家上市保险公司,则基本提前完成了年初设定的2015年全年保费目标,并开始将重心转向价值及利润提升。这意味着,今年下半年它们的保费结构将进一步优化,从而推动业务价值率的提升,而确保新业务价值的稳定增长。
从10月的具体表现来看,在折射保费业绩含金量的“个险新单保费”这一指标上,中国平安以约35%的同比增速无悬念领跑,新华保险以约30%的成绩紧随其后;而中国太保10月单月的个险新单保费同比增速约为10%,中国人寿则与去年同期大致持平。
中国太保、中国人寿表面“逊色”,其实背后另有隐情。据业内人士透露,这两家保险巨头在完成全年销售计划后开始主动放缓节奏,转而开始注重保单价值的提升。
为圈内人所熟知的是,在寿险行业,素有“上半年重规模、下半年重价值”的经营策略。即寿险公司在完成保费规模指标之后,开始主动调整业务结构,主要表现为:压缩缴费期较短的业务,提升高价值长期型缴费业务的占比。如是战术调整之后,便会出现全年保费“前高后低”的增长曲线,看似前期急进、后期乏力,实则以退为进、下蹲起跳。
值得玩味的是,上市保险公司四巨头的竞争格局表面上风平浪静,实际却是暗流涌动。近年来,中国平安两位数的个险新单保费增速最为稳定,背后传递出奋力直追、不甘于多年保险业“老二”之名的时不我待。其实,意图在五年内成为中国最大最好寿险公司的“野心”,在中国平安内部早已心照不宣,“最大”即总保费规模的市场份额第一;“最好”则要求效益市场表现最优,反映在经营指标上,即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等值最高及客户净推荐值明显优于同业。
那么,中国平安离“寿险老大”之位究竟还有多远?从总保费收入来看,平安人寿仍逊于中国人寿,但若从“个险新单保费收入增速”这个指标来看,平安人寿这两年多来的表现似乎更为抢眼;从地域表现看,平安人寿在上海等中心城市的规模保费领先于中国人寿,但在县域及农村寿险市场,与中国人寿之间的差距仍然不小。
当市场更多地关注国寿与平安的地位之争时,太保的强势追赶也不容忽视。自五年前徐敬惠担当太保寿险“一把手”后,便提出“聚焦营销渠道、聚焦期缴业务”的结构转型革命,如今看来,转型成效正渐入佳境,“大个险”的新格局已初步形成,在人力健康发展和产能有效提升的“双轮驱动”下,太保寿险的价值增长方式也在逐渐发生根本性转变。
慧择提示:从四家上市保险公司来看,中国平安保费增速最快,中国人寿则与去年同期大致持平。但是从保费收入来看,平安人寿仍逊于中国人寿。相信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未来四家上市保险公司会取得更好更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