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养老金入市计划尘埃落定

更新时间:2017-08-28 00:28

  【摘要】所谓养老金也称退休金、退休费,是一种最主要的养老保险待遇,据悉10月27日,有关部门将研究养老金入市的具体办法与流程,尽快出台办法确保资金及时到位。从而落实之前养老金的入市时点。此前备受关注的养老金入市时点,终于尘埃落定。

  养老金入市时间基本符合预期。考虑到资金归集的渠道、效率与安全性,在正式入市前还需要出台配套的办法以及财务规划来监督指引,因此需要一定时间。

  根据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与企业年金入市的经验来看,从公布基金管理办法到确定基金管理机构名单需1年左右,而与基金管理机构签署相关委托协议到实际开展投资还需要半年左右时间。

  根据经验,可推测养老金入市受托机构应该是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据《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受托机构是指由“国家设立、国务院授权”的管理机构,目前只有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满足这一条件。当然也不排除设立新的机构,但是需要时间做进一步的研究论证。

  投资管理机构则相对确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有明确的导向:具有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经验的专业机构将是养老基金的主要投资管理机构。

  养老金入市有利于提高收益率,实现养老金的保值增值,并为资本市场带来长期投资者平抑市场波动。
  第一,养老金投资渠道的多样化可提高收益率。可通过两个对比来说明,一是投资市场化的社保基金投资收益率大幅高于养老金投资收益。当前养老金由各地政府自行管理,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而且投资渠道单一。主要投资标的为银行存款和国债,年均投资收益率不足2%,在通胀率较高的年份实际收益为负。而反观入市时间较早的社保基金,其在2014年的收益率高达11.43%,剔除通胀因素后的实际收益率也高达9.69%。
  二是此前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已先后与广东、山东签订了1000亿元的养老金委托投资运营合同,广东省养老金已进入第三年投资运营周期,投资收益率远高于其他省份。
  第二,养老基金作为长期投资者,入市有利于完善资本市场。中国资本市场尽管经历了20余年的发展,但投资者仍以散户为主,投资散户化使得换手率远高于成熟资本市场,暴涨暴跌也是A股的明显特征。

  养老基金作为长期投资者风险偏好较低、配置期长,追求长期稳定的收益。养老基金的入市将有助于改善市场投资者结构,引导投资机构化与价值投资,使估值更为合理,完善资本市场的价格发现能力。有业绩支撑的成长股将会受到青睐,吸引优质资金进入,缓解股市波动,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作为社会保障体系中最为重要、也是应对老龄化的第一道防线,政府对养老金的运营必定会非常谨慎。在8月召开的国务院新闻办关于养老金入市的吹风会上,已明确表示养老基金到了具体的投资管理机构后,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保值增值,政府不会干预,投资管理机构按完全市场化的方式操作。

  因此,尽管养老金入市长期有利于资本市场建设,但不应把政府加快养老金入市理解为政府稳定市场的举措。

  慧择提示:所以通过上面的分析了解到,在全国社保基金与企业年金后,养老保险基金也即将登陆A股。所以短期内,养老金入市虽有助于缓解市场情绪,但作用有限,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资本市场长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