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华锐风电深陷危机

更新时间:2015-11-12 09:38
  【摘要】华锐风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第一家专业化高新技术企业,在中国率先自主开发出全球领先的5MW、6MW系列风电机组。但面对前三季度的亏损,曾经的行业大佬,如今上市却是难上加难。

  逆势巨亏
  华锐风电的三季报可谓让投资者彻底地丧失了信心。三季报显示,华锐风电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6.46亿元,而这一数字去年同期为29.7亿元,同比下滑了约-78.23%。与此同时华锐风电前三季度净利润为-12.6亿元,较去年同期公司-5.36亿元的亏损额度进一步扩大。由此可见,华锐风电今年的亏损已成大概率事件,而且伴随着的还有营业收入的大幅缩水。上市对于华锐风电而言,似乎是一场噩梦。因为在上市的前两年,公司的业绩十分抢眼。2009年和2010年,华锐风电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37亿元和20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8亿元和41.4亿元,然而在2011年上市的当年,华锐风电的营业收入就降为95.1亿元,净利润降至5.99亿元。然而,这还只是噩梦的开始。2012-2014年,华锐风电的营业收入又下滑了一个台阶,分别为40.2亿元、36.1亿元和36.2亿元,对应实现的净利润则分别为亏损5.83亿元、亏损37.6亿元和8073万元,虽然在去年公司实现盈利,但是扣非后的当年净利润依然为亏损9.05亿元。“近年来风电行业在回暖,相关行业公司的业绩都有不同程度的回升,华锐风电的逆势亏损有些想不通。”一位熟悉风电行业的投资者如是说。而经济学家宋清辉也认为,在行业回暖的前提下,华锐风电却亏损加剧,很可能是公司方面出了问题。

  内部危机
  三季报显示,公司在主营实现毛利润9315万元的基础上,净利润却亏损12.6亿元,华锐风电曾在半年报中总结亏损原因称,“公司获取新订单困难重重,在手订单执行率较低;公司目前资金周转依然相对困难,银行授信额度尚未恢复,销售回款缓慢、实收比例存在大幅降低的风险”。而这也表明了华锐风电目前面临的主要困境:信誉危机、坏账风险和自身工作效率低。信誉危机体现在公司在获取新订单上比较困难,2015年上半年,华锐风电只与内蒙古能源发电投资集团新能源有限公司签订新订单 201MW,其他再无。没有新订单,就没有营业收入的增加,新订单贫瘠在公司营业收入上得到了充分体现,2015年前三季度华锐风电共实现营业收入6.46亿元,而这个数字在2014年还是29.66亿元。

  频繁换帅
  公司内部经营问题一直是华锐风电的主要问题,而一直处于内忧外患的华锐风电需要的是一位能稳定军心的掌门人,但是从2013年的华锐风电创始人韩俊良,到上交所[微博]首任总经理尉文渊,以及之后大连重工的王原,华锐风电的掌门一直在频繁更换,甚至一度出现董事长位置长期空缺,由副董事长陶刚代理的情况。截至目前,在今年2月成立的新一届董事会通过的和华锐风电主营业务相关的议案为在6月19日通过了成立四家子公司的议案,分别为蒙能巴音风电、华锐工程服务有限公司、华锐设计研究院和华锐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成立几家子公司显然不是让华锐风电业绩扭亏的主要方式。对于投资者而言,最担心的事情莫过于“外行管家”如何做好公司的业绩问题。毕竟对于善于搞资本运作的高管们来说,如何让华锐风电的业绩稳步回升、乃至重铸辉煌尚存很大的不确定性。

  困难重重
  面对最新收盘价仅为4.25元/股的股价,华锐风电的投资者最期待的就是华锐风电尽快扭转颓势,重铸业绩上的辉煌。但是,对于华锐风电而言,要重新回到曾经的荣耀之巅似乎很难。“华锐风电近几年的市场份额下滑还是比较严重的,连续亏损加上债券兑付危机,都对公司的形象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冲击。”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称。而华锐风电也在今年的半年报中坦言,公司面临着市场份额下滑的风险。根据中国风能协会统计,华锐风电国内新增装机及市场份额排名下降至第十名。

  慧择提示:通过上面介绍了解到,时机没有把握好,内部的当家人更换导致管理上的疏忽以也带来不小影响。实际上,华锐风电的官司也确实不断也持续处于紧张的局面造成了严重影响对公司的重组构成了实际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