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社会保险档案全面实现信息化

更新时间:2015-10-14 14:34
  【摘要】随着互联网在人们工作、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社会保险事业也将进入互联网。以前的社会保险档案室都是厚厚的一推资料,查找起来十分困难。现如今,社会保险档案已经存入电脑中,只需输入姓名身份证号等信息便可以进行精确查找。

  近年来,随着社会保险事业的蓬勃发展,江西省分宜县社保局业务覆盖面逐渐扩大。截至目前,该局综合服务对象达26万余人,基金征缴超过2亿元。全局上下生机盎然,呈现出积极向上、奋发图强的精神风貌。其中,社保档案工作在保障“记录一生、服务一生、保障一生”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社保档案关系参保单位和个人的切身利益,是真实记录保险经办情况的重要凭证。分宜县社保局努力适应新形势对档案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不断夯实档案资源基础、拓宽档案工作服务领域、提高档案保管利用水平、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工作一直位于全省社保系统前列。

  制度责任网络化。“你们的档案室可真是大变样了啊,记得原来的档案都是堆放在办公室门口”,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秉正来社保局调研时感叹。过去,社保对象的信息资料几乎都在业务经办人员手上,且社保档案不全,查找困难。为适应社会保险事业的发展趋势和要求,该局专门腾出六间办公室作为档案工作用房,做到了档案库房、阅览室、办公室三分开。档案库房由原来的几十平方米扩建到现在的160平方米,可以容纳近20年的档案,库房、阅览室干净整洁、安全,档案设施一应俱全,档案排列有序,档案查找方便快捷。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制定了《档案收集制度》、《档案保管制度》、《档案员岗位职责》、《档案保密制度》等10多个涉及社保档案工作方方面面的规章制度,形成一个严密的制度网,使档案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在具体工作中,他们严格实施岗位责任制,形成了“一把手”统领、分管领导主抓、专兼职档案员具体负责的制度格局。对专职档案员不但要求业务精通,而且必须做到尽责,出了问题,问责到人;对兼职档案员按照“人人都是档案员,事事都要按章办”的要求,从档案收集、整理、分类、录入等每一步分工明确,责任分担,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促落实、人人有压力的档案工作责任体系,并侧重把责任落实到日常具体工作中,努力形成职责落实网络。2011年该局举全局之力,利用休息时间在2个月内完成了城乡居保17万人的档案整理、录入工作。

  管理科学规范化。分宜县社保局一直把档案规范化管理列为全局重点工作,定期召开档案管理领导小组会议,听取上一阶段的工作汇报,研究下一阶段的具体工作,经常邀请市、县档案局的业务专家现场指导。制定了各种门类和载体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推行了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抓好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系统性,严把文件材料起草关、收集整理关、归档装订关、鉴定验收关,落实完备的档案交接手续,文件完整率、准确率达到98%以上,案卷格式规范、统一、合格率达到100%。特别是2014年在争创省特级达标单位的过程中,社保局全体人员加班加点,从硬件到软件,每个环节、每个细节,他们都高标准、严要求,最终通过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省特级达标验收,成为江西省社保系统唯一的省特级单位,全面规范了分宜社保档案管理工作。如今,分宜社保档案分类科学、组卷合理、编目准确、装订整齐、排架有序、查阅便捷、安全完整。2015年1月份,省长鹿心社到社保局调研,饶有兴趣地翻阅了部分参保群众的档案,对分宜县档案安全保管、数字化管理、提供社会服务表示满意。

  服务利用信息化。前不久,身患心脏病的王老太申请了大病医疗救助,需要自己之前的住院手续和发票,王老太没有留底,最后她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来到了分宜县社保局,没想到工作人员几分钟就帮忙找到了出院发票,老太太直呼“太感谢了”。该局在全县搭建了数字档案服务平台,建立了完整、规范和安全的电子档案目录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档案全文数字化率达到95%以上,所有档案都能从计算机中检索,实现了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档案调卷迅速、准确,查全率、查准率均达到100%。另外,该县在全省率先采用“人脸识别”系统对离退休人员进行资格认证,系统为离退休人员建立电子数据,退休认证全部实现数字化,极大方便了群众查阅利用,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我们的目的就是更好地服务群众。”分宜县社保局负责人说,“全县26万多人员的参保信息全部录入了档案管理系统,工作人员只要输入参保人员的关键信息,在几分钟内就可以帮助其调阅相关档案。”

  据统计,该县社保档案年均利用200余人次,利用档案600多卷(件)。

  慧择提示:社会保险档案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如有丢失则要面临着领不到养老金,无法享受医疗保险等问题。传统档案室文件保存困难、极易损毁,而互联网档案室则巧妙的解决了这个问题。